看到这个题目,读者可能会问,大棘针庙、小棘针庙在哪儿呀?我怎么没听说过呀?
别急,如果翻开《项城市地图》你就会发现,在千佛阁办事处辖区内有个大庙村,也有个小庙村,这大庙村就是大棘针庙村,小庙村就是小棘针庙村。大棘针庙、小棘针庙是正式的名称,而大庙、小庙则是简称。
其实,大、小棘针庙很古老,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不过那时候只有庙还没有村庄。到元朝的时候,刘姓在此居住,因村东、村西各有一座庙宇,东庙大西庙小,两庙周围都长满许多棘针,人们便把这两座庙分别叫做大棘针庙、小棘针庙。后来刘姓分家居住,住在两庙之间者就把村名叫做大棘针庙,住在小庙西边者就把村名叫做小棘针庙。
明万历年间,胡姓从夹河集(今水寨)东四里胡营、吕姓从北边二里吕店迁到大棘针庙,村名仍叫大棘针庙。到了清康熙年间,周姓从南边五里周集、李姓从水寨南二里潘营迁入小棘针庙,村名仍叫小棘针庙。简称是解放后的事情。
棘针,本来是指酸枣也就是野枣的棘刺,长、硬、尖锐。而棘针庙的棘针则指的是枳树刺,枳树通称“枸橘”,俗称“臭鸡蛋”,和酸枣一样,都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从根至梢每根枝条都长有密密麻麻的长硬尖刺。可阻挡人或畜禽进入,可以作为农庄的防盗物或庭园绿篱。那么,这两座庙宇为何以棘针为名呢?说起来和宋仁宗的母亲李太后有关。
宋真宗的皇后姓郭,生下四个儿子,却无一成活,三五岁七八岁就早早夭亡,郭皇后不禁忧郁而逝。真宗还有两位年轻漂亮的妃子,一是刘德妃,工于心计;一是李宸妃,老成忠厚。后宫的最高席位──皇后娘娘,正等待她们的竞争。立哪位妃子为皇后呢,真宗一时拿不定主意,就与她们约定,以后谁生了龙子,谁就是皇后娘娘。
当时,刘德妃和李宸妃都怀了孕,按照约定,不管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立为正宫皇后。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德妃久怀嫉妒之心,唯恐李宸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自己若生了女儿,还是妃子,低皇后一等,必定受制于她,于是与宫中总管太监郭槐定计,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宸妃分娩时由于血晕而人事不知之机,将一只八斤重的大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滑滑的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李宸妃在昏迷中听到了一阵切切私语,尽管模糊不清,她还是听到了两个珍贵的字眼:儿子。儿子,儿子!李宸妃又惊又喜,因为“母以子贵”,自己日后岂不是可以平步青云当皇后了么?她怀着幸福的憧憬入睡了。哪知道给她身边留下的竟是一条被剥了皮的狸猫,等待她的将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噩耗?
刘德妃又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心善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付宦官陈琳,陈琳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再说等到真宗皇帝兴冲冲来到李宸妃宫中,哪有什么太子?看到的却是非人非兽的血淋淋的一团,仔细观看也不知道是一头被剥了皮的狸猫,而且是死的,以为李宸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不禁大怒,一道圣旨把李宸妃打了冷宫。
不久,刘德妃临产,也生了个儿子,真宗欢天喜地,立其为太子,刘德妃立即被册立为正宫皇后。谁知六年之后,刘皇后之子病夭。真宗再无子嗣,无奈要收皇兄八贤王之子为过继义子,八贤王却将李宸妃所生之子过继于他。真宗立其为太子,赐名赵祯,却不知道这个孩子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皇后有了义子,欢喜不尽,个中奥妙也全不知晓。
一日,太子在冷宫见到了李宸妃,他们虽然不知是亲生母子,可冥冥之中母子天性自然流露,两人都不知不觉面带泪痕。刘皇后得知后似乎有感,拷问寇珠,寇珠宁愿触阶而死也不愿说出实情。刘皇后只知道太子是八贤王所生之子,却不知是李宸妃所生之子,自然不敢对太子怎么样,却在真宗面前进谗言,说李宸妃必定会把太子带坏,留着无益。真宗偏听偏信,遂下旨将李宸妃赐死冷宫。服侍李宸妃的太监余忠年龄小,虽不知以前之事,可觉得李宸妃宽厚仁爱,情愿替李妃一死殉难,放出李宸妃,真宗准许。另一太监秦凤则偷偷将李宸妃接出,送往陈州后,也****而死了。自此这一公案再也无人知晓了。
李宸妃被太监秦凤接出,送往陈州,无亲无故,无有依靠,无业无产,无以为生,只好以乞讨为生,艰难度日。刘德妃闻听李宸妃被人救往陈州地,认为只要李宸妃不死,他们母子终究有见面的机会,到那时自己的皇后地位还能保得住吗?怒从心中来恶向胆边生,与郭槐一阵商议:必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于是派出一队人马,前往陈州剿杀李宸妃。
这一日,讨饭花子李宸妃来到南顿县城东八里,已经三天没讨到食物了,附近少村无庄无处乞讨,饿得晕头转向。猛然间看到前面有几亩大一片枸橘林,枝杈上挂满了黄澄澄熟透了的枸橘子,看着使人垂涎欲滴。便壮着胆子伸手摘下一个,咬上一口,那味道又酸又甜酸里带甜,真美口呀!看看手背,却被棘针扎流血了,看看棘针,寸把长的刺上带勾,说道:“枸橘呀,枸橘,你的刺就不会长直吗?”李宸妃是真龙天子之母,说话自然算数,那棘针果然一个个当下都伸直了,再也不弯勾了。这正是饥饿难耐的时刻,李宸妃什么也不顾了,小心翼翼的摘了许多,大吃大嚼起来。吃饱了,打了个嗝,还是酸中带甜。
谁知就在这时,刘皇后派的人马来到了。为首的张将军本来不想杀死李宸妃,远远的便大喊大叫道:“李宸妃,皇后娘娘派我等前来追杀你,你还往哪里逃?”这分明是提前报信让李宸妃赶快逃走。可是,张将军立刻又想,错了,错了,即便提前报信,李宸妃一个女流之辈,如何能逃过近在咫尺的骑马兵将之手?
李宸妃听到喊声,急忙回头看,几十匹快马飞驰而来,相距不过二三十丈远,人人手中举着耀眼明光的刀枪,分明是冲着自己来的。这时候还能逃得脱吗?就算能逃走,前无村后无店,又往哪儿逃呢?再看看枸橘棘针林,除了这里边还能藏身之外,再没其他地方可去了。可是枸橘棘针林密密麻麻,上面长满寸把长的棘针,如何能进得去?不禁仰天哭喊道:“老天啊,难道说我李宸妃就该命绝今日吗?枸橘呀,棘针呀,我李宸妃要是命不该绝,你就让开一条胡同,只要我能逃过这一劫,日后做了国母,定为你修建棘针庙!”
李宸妃是什么人?虽然今日成为讨饭花子,日后却是正儿八经的国母皇太后,枸橘棘针林敢不听从她的指令,随即哗的一声,裂开一个丈把宽的口子,不知有多深。李宸妃见状,径直走了进去。待那批人马赶到跟前,枸橘棘针林竟然又慢慢合拢了。兵将们很是奇怪:“稀奇,刚才明明看见李宸妃就在这枸橘棘针林前,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张将军命令道:“必定是进入枸橘棘针林中了,给我进去搜!”兵将们看着那又长又硬又尖的棘针,说道:“将军,这枸橘棘针林密密麻麻,别说是人,就是一只野兔也难以进去,叫我们如何进去搜?”张将军沉思片刻道:“既然野兔也难进去,料想那李宸妃也难进去,可能是刚才看花眼了,还是到别处搜查吧!”人马随即往别处而去。
张将军没能杀死李宸妃,不敢再回京向刘皇后复命,又想完不成使命如何能逃得脱皇后娘娘之手?便打发众兵将前行一步,对着枸橘林跪拜道:“李娘娘,非是微臣不忠,实在是刘皇后之命不可违抗。娘娘既然能逃脱此难,刘皇后必定杀死微臣,微臣活着也没有意义了。但愿娘娘能早日脱离苦海!微臣去了。”遂打马奔驰到沙颍河岸边,连人带马一齐跳入滚滚激流之中,眨眼间没有踪影。
刘皇后左等右等不见张将军回京复命,心知必有蹊跷,难道说又出了寇珠、余忠、秦凤第二吗?很想再次派人前去刺杀,又恐怕擅自动用兵权会遭到朝廷大臣的反对,只得就此罢了,认真教育起太子赵祯来。乾兴一年(1022),宋真宗驾崩,时年十二岁的太子赵祯继位,改明年为天圣元年(1023),史称宋仁宗。仁宗皇帝一直以为刘皇后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理所当然的封她为皇太后。因仁宗年幼,国不可一日无君,经大臣面奏,刘太后便临朝称制,垂帘听政。每当朝会之时,小仁宗坐左边,刘太后坐右边,军国重事均由刘太后一手裁决。刘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也算没敢再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张将军人马走后,李宸妃出了枸橘棘针林,恰遇太康人张广才从此经过。张广才自幼父母双亡,心中很想有一位老人陪伴自己,见李宸妃能从棘针林中走出,必定不是一般人,便认李宸妃为干娘,将其带回老家太康奉养,前后二十多年,极尽孝道。
包拯到陈州放粮,路上纱帽被风吹落,卷进一座寒舍。寒舍住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和他的义子张广才。张广才见了包公,急忙参拜,口称包大人。李宸妃问:“包大人可是当朝龙图阁学士、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吗?”张广才回答:“是!母亲大人,包大人是个大大的清官,来陈州放粮来了。”李宸妃听了,双泪直流,悲悲切切叫了一声“包卿”。包公傻眼了,浑身激灵灵打了个寒战!这“包卿”二字,除了皇帝老子这样叫,再不然就是皇帝的亲娘老子这样叫,除此之外谁还敢这样叫?一般民间乡下贫妇吓死她也不敢这样称呼?其中必有隐情!于是屏退所有人等,细心询问、推求起来。包公这才知道这老妇就是当今皇上的亲生母亲李宸妃,多亏张广才认她做干娘,才得以活命。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在这破旧的寒舍里,一住就是整整二十三年。老太后哭得悲泪不止,包公也流着泪以御赐红绫为老太后拭泪,不曾想这一拭,竟然把老太后的眼睛治好了,重见了光明。
得知真情,包公与李宸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宸妃带回开封。第二天,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宸妃带进宫中,经老公公陈琳和八贤王作见证,李宸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皇帝见面,并道出了真相,亲生母子不禁抱头大哭一场。仁宗皇帝立即传下圣旨,先捉拿太监郭槐,交由包拯审问。
郭槐依仗刘太后撑腰做主,宁死不愿承认狸猫换太子之事。包公不敢苦打成招,只能设****朝地府之计,让郭槐以假乱真,不得不供出事实真相。包公不敢拘押当朝皇太后,只能请仁宗皇帝定夺。没等仁宗皇帝发下圣旨,消息早已传入刘太后耳中,她知道阴谋已经败露,当今皇上就是李宸妃亲生,哪还有脸活在世上,遂自尽而死。
包公用狗头铡铡了郭槐,大快人心。仁宗认了亲生母亲李宸妃,降旨尊为皇太后,满朝文武欢畅。包拯在这此案中立了大功,被任为首相。张广才对皇太后极尽孝道,被封为义儿干殿下,与亲王同级同禄。
李宸妃做了皇太后,没有忘记当年枸橘棘针林救命一事,也没忘记当年的许诺,便让儿子仁宗皇帝在南顿县城东八里建棘针庙,还说:“要建就建两座,东大西小。”仁宗皇帝当即应允,拨出银两,派干哥哥张广才亲自督建。建成后东称大棘针庙,西称小棘针庙。
这就是今千佛阁办事处大棘针庙、小棘针庙两座庙宇的来历。不过,如今这两座庙宇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以庙为名的村庄,且又简称为大庙、小庙。如果不把这件事作为文字记录下来,恐怕难为世人所知了。
关于大小棘榛庙,后来的大文豪苏东坡和他的妹妹苏小妹还有一副对联呢。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二月,苏辙被贬为洛阳推官,老友张方平任陈州知府,就推荐并征聘他为陈州府学教授(相当于现在的地区教育局长)。于是,苏辙就带着妻子儿女来陈州任职。才过了几个月,苏轼也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陈州正在他的行程之内,就顺便到弟弟这里来小住。正巧他的妹妹苏小妹,妹夫秦观也在陈州。兄妹相聚,欢天喜地。席间谈诗论道,诗来词往,极尽潇洒。
酒罢,张方平向苏轼求字,苏轼欣然应允,可是拿起笔来却觉得这笔很不应手,问还有没有好笔。张方平说:“好笔暂时没有,不过陈州距离汝阳刘只有百十里路程,汝阳刘有的是好笔,何不去那里买上几支呢?”苏轼,说:“我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呢?汝阳刘毛笔可是上乘之品,当年我进京赶考路过射桥,汝阳刘的刘先生为了给我助兴,还送给我几支呢!既然陈州离汝阳刘只有百十里路程,我们何不去找刘先生再购几支呢?”
几人骑着快马去了汝阳刘,购得“鸡毛为被,狼毫为柱”的好笔后,回程时棘榛庙是必经之地,来时匆匆,回时不能不去拜访,那可是先皇太后李宸妃钦命建造的啊!
拜了棘针神,见了许多棘针,又尝了上年未采摘净的枸橘子,苏轼突然说:“众位,我偶得一联,敬请各位续出下联。”张方平道:“子瞻,有何妙联,说来听听?”苏东坡道:“我的上联就以这棘针为题吧!叫做‘两束棘针,大小尖儿无数。’”张方平听了,道:“有束有棘,不捆为棘,捆而成束,这联确实难对。”
苏辙、秦观都是弟弟数的,尽管才学高超,听了张方平的言语,只在心里暗暗琢磨,谁也不敢贸然说话。苏东坡这时不免得意起来,看了看小妹,挤挤眼努努嘴,意思是他们都不敢对,还是小妹你来吧。苏小妹与长兄经常以诗词开玩笑,见他这么看自己,分明是觉得此联有些绝对的意思了,很不服气,可一时也找不到相应的词句来对。苏东坡呵呵一笑道:“妹妹,他们三人都让着你呢,为何还不快快对来?”
苏小妹四下打量一下,猛然间看见远处有三辆鸡公车,车上装有布匹,嘻嘻一笑道:“兄长,有了。”苏东坡问:“小妹,有什么了?”苏小妹道:“有下联了。”苏东坡道:“既然有了下联,就说出来让大家都听听。”苏小妹说:“三车轰布,不正歪者极多。”大家听了,齐声叫好。张方平道:“好好好,三车合一就是‘轰’,大家看那车上的布匹随便搭着,多不整齐啊?不正不就是个‘歪’字吗?好!上下联对仗工整,语义相合,真乃好联!”
五人吟诵一遍,皆仰天哈哈大笑,打马飞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