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尚营(1 / 1)

花园办事处有个尚关村,在市区北五六里,千佛阁办事处有个尚营村,在市区南三四里,两村相距也不过十来里地,并且都带有个“尚”字,但其含义却大相径庭。

尚关村名是由上官演变而来,这里的上官指的是北宋名将符彦卿和他的儿子符昭寿、孙子符承凉,陈州人。符昭寿娶宋太祖四弟、齐王赵廷美之女嘉兴县主,俗称郡马,但民间却认他是驸马。符昭寿因做事不当被人杀害,符承凉携家人溯沙颍河而上,至今尚关居住,在此做了很多好事。北宋灭亡,符家南迁。符家几代在北宋做高官,当地人便认为他们是上官,把他们居住的村子叫做上官村。后因“上”与“尚”同音,“官”与“关”同音,同时“尚”还有“尊崇”的意思,当地百姓为纪念他们父子,便把“上官”改成了“尚关”。

而尚营的得名则是因为尚姓在此建村,与尚关的得名截然不同。

尚姓出自姜姓,源于姜太公。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因其祖上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大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吕国,国人就以国名为姓,故姜尚又名吕尚,为炎帝后裔。姜尚很有军事才能,但不受商王重用很不得志,商末曾垂钓于渭水之滨,被周文王礼聘为辅佐大臣,尊为太公望(姜太公之名即由此而来),自此其军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武王伐纣时,姜尚任军事统帅,被尊为尚父,又号太师尚父。在牧野会战中,指挥周军全歼纣王军队,灭掉商朝,姜尚是周朝的第一开国功臣。姜尚是周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周朝建立,武王大封诸侯,姜尚功劳最大,被封于齐,建都营丘,公爵(诸侯最高等级),并授以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地位在各封国之上,姜尚由此被称为齐太公。不过姜尚并没有前去就国,而是在朝中任太师,为三公之一,辅佐周成王,由他的儿子姜伋前去治理国家。姜姓齐国共历三十二位国君,传国六百六十多年,至齐康公时,相国田和废掉齐康公,自立为君,姜氏齐国灭亡,田氏齐国建立,史称田氏代齐。原姜姓齐国公族一支就以开国君主姜尚的名字为氏,称尚姓,尊太公姜尚为得姓始祖。为尚姓正宗。

尚姓还有一个来源,源于秦代,以官职为氏。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有六个带“尚”字的官职,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尚,有个意义是给帝王管理事物),其职责分别掌管帝王的服饰、膳食、冠冕、起居、沐浴、书籍。这“六尚”官的后裔,有的以祖先职官为姓,也称为尚姓。但要比出自姜姓的尚姓晚得太多了,名气也不大。

田氏代齐,尽管有改朝换代的意味,但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和平演变,故尚姓大多仍留居齐国,与田姓相安无事。

尽管尚姓得姓不算很晚,但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名人、事迹皆不见于史册,鲜有记载,其早期历史一直很难让人知其端详。至唐代,才有任礼部尚书兼侍御史的濮阳人尚衡,卫州汲(今河南汲县)人天文学家、浑仪监、太史尚献甫,唐末的农民起义首领尚君长、尚让兄弟等人的记载,使得整个尚姓家族自此壮大不少。

《元和姓纂》和《姓氏考略》讲尚姓望出京兆、清河、上党、汲郡。这说明唐代及其以前,尚姓家族曾昌盛于今陕西西安、河北清河、山西长治、河南汲县、山东泰安、肥城一带。五代时期有尚姓入迁福建。南宋以后,南方各地渐有尚姓家族。元代,尚文由祁州深泽(今河北深泽)徙居河北保定,尚野由保定迁居河北满城。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四起,他们既为推翻元人统治而杀战,又为争夺权力地盘相攻杀,战争频繁。中原曾为主战场,因而导致中原人口锐减,以至于十室九空,千里无人烟。朱元璋统一天下后,不忍心原本物产丰富的河南荒废下来,于是下旨从人口稠密的山西移民,同时也有从山东移民河南的。这种大规模的移民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

明弘治年间(1488—1505),有尚姓从山东枣林庄(今枣庄市)迁居太康县高郎集开荒种地。尚姓在高郎集居住几十年,因家族中没有名人,也没出过功名和官员,老是受到外姓欺负,常常为此感叹命运不济。到了万历年间(1573—1619),尚姓一怒之下举家迁居到现在这个地方,开荒建房,很快就成了村庄。当时村南高岗上有庙院,村东有古缠丝河(今称枯河,传说为赵匡胤的运粮河,非谷河上游的运粮河)码头,码头边有过路小店。由此可见,这支尚姓是出自姜姓后裔的尚姓,是绝对的正宗。

关于高岗上的庙院,据说还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尚姓迁来之前,庙院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土地庙,庙舍破落,塌窟窿露天,土地爷也不得安稳。一日,一位叫陈佗的大商人路过此地,恰逢暴雨,急忙忙到土地庙里躲避。暴雨如同瓢泼,下了一天一夜,陈佗没有雨具,只能在这里陪着土地爷说话。陈佗四下看看,庙顶漏雨,漏在土地爷的脚面上,供桌上没有香火祭品,十分冷清,不禁唏嘘道,土地爷,看来您老人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可是您老人家毕竟是神仙,能上达天庭下护百姓,只要您能保佑我陈佗今后生意顺利多赚钱,我就给您老人家重建庙宇,重塑金身,决不食言!

第二天雨住了,陈佗临出庙门时又向土地爷祷告一番,只要能让我多赚钱,定为您重建庙宇,塑造金身。他似乎看到土地爷点了点头,又说,我陈佗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还别说,陈佗此后生意果然次次顺畅,赚了很多很多银两。他认为这是土地爷的佑护所致,就花费重金重建了庙宇,请来和尚主持念经。庙院占地十五亩,前后四进院,院内植了松柏、花草,大殿正中供奉的就是土地爷。整座庙院建筑别致,每个院落各具特色,土地爷金身护体。土地庙能建到如此之大的规模,在当时的乡村极为罕见。四周百姓知道陈佗建庙的原因后,纷纷前来烧香许愿,祈求土地爷保佑,一时香火旺盛。

尚姓在高郎集受人欺负,决定外迁,寻到这里,恰好看到旺盛的香火,又听说了陈佗的经历,周围还有尚未开垦的大片荒地,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在此地居住下来。因为是举家搬迁,建了房就有了村庄规模,遂以庙院、过路店为名,给村子命名寺冈店。

后来陈佗觉得心愿已成,来的就少了。三五代人以后,没人出钱布施了,庙宇渐渐冷清了,香火大不如前。尚姓就将村名改为尚营,这已经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事情了。

咸同年间,袁甲三做过钦差大臣漕运总督一品大员,此后袁保庆、袁保恒弟兄二人又相继做官,有权有势家大业大。他们家住袁张营,距此仅一二里地,看到庙宇冷清,便在庙内开设举子房,既招揽秀才们在此读书,也过问四方官司。因为秀才虽不能做官,但已经进入乡绅阶层,是官府和民间的中间人,有调解纠纷的权力。为起到轰动效应,每年多次在庙前集会唱戏,吸引四方百姓。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拆庙建袁张营军营,庙废。

最新小说: 大唐:神级皇太子 我当酒吧经理那几年 神级鉴宝眼 西游崩坏中 黄泉守夜人 诡器秘闻 火影之最后的写轮眼 重生狂妃 亏成世界首富了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全文 男朋友出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