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辚辚,马萧萧,路上行人欲断魂。【高品质更新】。。。。啊呀,背错了!李秋水暗自嘀咕了一句,算了算了,直接接上“尘埃不见咸阳桥”,好像也挺通顺的哈。
此时的李秋水,正背垫着厚棉被,斜靠在马车壁上,无聊的默背着诗词解闷呢。
离开木渎已经有十日了。那一日,几个小孩儿最后都没有来,李秋水还是有些难受的。虽然自己不是真孩子,可这么相伴了几年,冷不丁就分开了,连句告别的话都没有,是人,总有些惆怅的。况且,那日一别,日后,怕是后会无期了吧?秋水把那丝丝惆怅压在心底,既然已是如此,再惆怅也没用,还是且收拾起来吧。
马车正在官道上疾驰,而李棣一行人,正在返京路上急行着。如今已进腊月,北边水路已经冰封了,这时上京,唯有旱路可走。
长途旅行,不管是在现世,还是在前世,都是件辛苦而又枯燥乏味的事情。车马行得快,为了避免车厢内灌风,这马车门车窗都闭得紧紧的,还用重重的厚棉帘子挡着,秋水每日那么长时间就在这方寸的车厢里,看来看去就车厢内眼前这有些画面,能不枯燥难忍吗?幸好大多时候还有娘亲奶娘等人给自己讲些京城中的旧事,还有娘亲那新收的那俩丫鬟讲讲了李府里的事情。
说实话,李秋水虽然知道,自家爹娘出身不低,估计是个官宦人家,可也没想到,真等娘亲李白氏说起府里时,秋水还是震惊了。那啥,原来自己就是那真正的白美富啊,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神马的,在自己的家世面前,还真是不够瞧的。只有什么几代,还真不算什么。历史长河中,短暂一亮就泯灭了的。有太多了。自己成为某代,那是爹妈祖宗给的,关键是成为代代后,得付出什么。让自己的后代也成为代代。咳。这么说有点儿拗口了,简单总括,自家,是个有传承的氏族。
想到这个,李秋水不由伸手按住自己的颈下,手底下,隔着厚厚的棉衣,一块方方的东西还是那么明显,就是那块玉牌,会发热的暖玉。自从那次祭祀后。秋水再也不会认为,这就是简单的一个念想。
只是。越是想到爹爹的出身,秋水对于自己成为白美富,还真是一点儿都欢喜不起来。如此的高门氏族,爹爹却在外头这么些年,这说明些什么?秋水觉得自己的脚趾头都会认字了,那就是“麻烦”!
“秋水,可是哪里不舒服?”娘亲李白氏看这女儿一直把手按在胸口,有些紧张的问了起来。连日来疾行,虽然每早晚都有夫君亲自替自己和女儿把脉。以确保自己母女身子吃得住,可自己还是紧张着女儿的身子。
“啊?没。我只是按着这个呢。热热的,真舒服,也不知道这怎么会发热的。”秋水知道自己一时失态,让娘亲担心了,于是打衣领口把那块玉牌给拽了出来。
“你这孩子,把它拿出来干什么?当心透了风。”李白氏埋怨了一句,接过女儿手中的牌牌,亲自替秋水放回了衣内,又把衣领仔细扣好,才顺口答道:“这世上,那些天材地宝,兴许是神仙造化,有几个凡人能搞得清的?你这暖玉,虽然还算不上绝顶好宝贝,但也不是世人能窥其中奥妙的。”边说,边仔细打量着秋水的衣着,“是你的,你只管享用着,又哪用你去想个为什么。”
秋水原就是不想娘亲担心而已,这会儿笑着应着,伸着颈子张着手臂,由着娘替自己收拾,只是眼神一划,见一人正仔细打量着自己那块玉牌,连秋水看这她都没发现,只等那玉牌没入了衣领,才抬眼看向自己。
秋水正眼捕捉住那人的眼神,那人一抬头,没想到正与姑娘的眼神对了个正着,慌忙垂下了眼帘。
这人正是那两丫鬟之一,名字叫玉鸾。秋水笑了笑,没说什么,说起来,自己已经不是第一回跟这丫鬟正对眼了。看来,这丫鬟好奇心不小,只是这么容易被人逮住,可见不是个很聪明的。不过,好在这丫鬟还知道敬畏。
秋水眼神从玉鸾身上转开,再看了一眼她边上的春熙,俩丫鬟的另一,发现这人还是那么眼关口口关心的,好像上车到现在都没怎么变过姿势,怎么这么能忍啊?
李白氏还在说着,“真的没不舒服?我说,有什么就趁早说,拖着才更容易出大事呢。哎,要不,就停一下,让你爹给你看看。”除了疼爱女儿外,这越近京城,李白氏就越紧张,一点点儿在她眼中的不对,她都不放过,这会儿,真要张罗着停车。
秋水自然不想李白氏紧张,忙扑过去搂着娘,道:“娘,我真没事,真的,不骗您。”在女儿再三确保下,李白氏才缓和一点儿。
秋水为了转移李白氏的注意力,找个话题问道:“娘,我这会儿可真有个事儿,您得给我排解排解。”
不光李白氏看向了秋水,就连奶娘细柳并玉鸾春熙都看了过来。秋水这才摇着脑袋,问道:“照理说,爹爹是那等出身,怎么就去学了杏林之术?难道爹爹不用读书吗?”
“姑娘,您这话,奶娘我知道。”奶娘在边上凑趣道:“不光我知道,十多二十年前,京里各府,不知道您那问话的,只怕只在少数。”
秋水原本是有些好奇,以前也问过李棣本人,李棣只是回答自己喜欢医术,就学了。秋水那时并不知道李家的身份,听了爹爹这样回答,也没觉得奇怪。可现在,京城李家的大爷,怎么会去学医的,这太古怪了。现在听奶娘这一说,这还不是秘密,感情当初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就把这好奇心提得高高的,眨巴着眼睛巴巴的等着。
秋水这样子,就像只等着喂奶的小奶狗儿,要多无辜可怜就有多无辜惹人爱,,奶娘首先撑不住了,噗哧一笑,搂着姑娘,看着李白氏,道:“奶奶,就恕我失礼了。”
李白氏也不在意这个,点点头,就让奶娘说了。
原来,这当年,还真是个不小的故事。
当然,也就是李棣九岁的时候。那年,先皇十三子,也就是如今的十三皇爷,正值七岁,要入尚书房读书。皇子读书,自然是要有伴读的。先皇元庆帝那时疼宠太子,但对于这个皇十三子,也是喜欢的,也就格外开恩,另一众功勋臣工子弟,七到十岁的适龄童子进行选考,选取两个孩子做皇十三子的伴读。
这旨意一出,无疑是给一些臣工子弟提供了天梯,但也有些明眼人摇头。要知道,李家,可算得上是元庆帝之元后娘娘的娘家人,虽然元后娘娘凤驾早薨,但李家圣宠不衰。而且,李家,可不是单凭着这层外戚的关系。李家老爷,也就是现在的太爷,李鼎,可是个能臣,,也是个直臣,深得元庆帝重用。那年,李鼎的两个孙子,大孙李棣九岁,二孙七岁,其他的,还要说吗?
只是,没想到,令人掉眼珠子的事情发生了。那日选考,一众孩童早早就到了紫禁城前朝的文华殿应考。可偏偏发卷子的时候,发现李家的大少爷,李棣不在殿中。
这下,可让一干詹事、侍卫、太监等吓坏了也忙坏了。这好好的,李家大少爷怎么就不见了,可还是在紫禁城里!
于是,选考进行着,还有一干人悄悄地寻找,当然,这范围就在文华殿附近。要知道,这可是在前朝,一个孩子走不远。除非,是有个好歹了。一干人想想,若是那样,脖子就发凉了。
只是没想到,选考都快结束了,才在文华殿背后,一处不起眼的小石阶边上,看见了还是小孩子的李棣,这位大少爷,正靠着那口防走水的大铜缸,手拿一卷书,正嘟嘟囔囔的背着呢。
这找人的都快哭了,大少爷,您玩得是哪出啊?
此事早已禀报了元庆帝。出了这么件事情,要是放在别人身上,连家里的大人都有了不是,可那是李鼎的孙子,太子的表弟,所以才九岁的李棣,就踏进了乾清宫,元庆帝要亲自问问。
李棣在元庆帝面前,很是规矩恭敬,但也没有畏缩懦弱,只是把事情给说了出来。这事情说起来,还真是个笑话,连元庆帝听了都直摇头。
原来这孩子在去文华殿的路上,正好碰上了给太后问平安脉的太医院掌院王掌院。王掌院医道高深,年纪大了,曾救元庆帝于不治恶疾中。只是这王掌院虽然如此,却有点儿小孩子心性,虽知道李棣是来选考的,还对这孩子说,会读书又怎么了,读书就能不生病了等等,那话,根本是存心难为李棣的。
(努力努力,好茶努力码字!
童鞋们,请不要大意的支持茶吧~~)(未完待续)
长天歌060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