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形势越发紧张,无论是战天或者明教,势力范围内被侵入进来的三才盟成员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使人感受到了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迫压抑。
萧不峰飞鸽传书给陈客,说近期对方可能发出正面的总攻。
——根据各大城市的分舵眼线回报,三才盟正有大批的精英高手出没于荆州、襄阳、岳阳三地,他们主要分成两股,一股用来封锁住战天的外围,切断战天和明教的联系路线,用来牵制、震慑;而另一股,则直扑明教,要将明教踏平。
明天盟的两个帮会,战天是老牌帮会,底蕴深厚,是块硬骨头,不是那么好吃掉的,但明教就不同,根基初建,又缺乏玩家高手,势必难以抵御三才盟如潮水般的攻击。而只要攻破光明顶,明教再想建立起来,不知需要多少时间钱力的筹备了。
到时候三才盟的全部主力再挥师南下,战天自然孤掌难鸣,土崩瓦解。
对于敌人的企图计划,萧不峰和陈客都早已洞悉,纵然如此,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应对。在大形势之下,任何的花招手段似乎都丧失了用武之地,而必须要依仗真正的实力对付。
眼下的关键在于,明教目前的实力能否死守住光明顶?
对此,萧不峰颇为担忧,而陈客的回答,却充满了淡定:我在,明教就在。
……郭暖在行动,她并没有驰援明教,因为目前的紧张形势,她必须要留在战天,这才是对于明教最好的帮忙。
而要帮忙更多,自然就要做得更多。
所以她决定离开总坛,单枪匹马地杀到岸上去,冲入封锁的三才盟队伍中,肆意地进行杀戮。
新创的《拂晓剑谱》,第一次在江湖上亮出锋芒,锋芒到处,杀敌如麻。
郭暖的武道,这门剑法,脱胎于峨眉的镇派武学《倚天剑法》,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属姓,是“剑招叠加杀伤”,《拂晓剑谱》第五境界达到60%。如果第一剑的杀伤只有一万点的话,出到第二剑,就会变成一万六,第三剑更会在第二剑的杀伤基础之上剧增60%……作为一门完整的武道,《拂晓剑谱》同样拥有九层境界,第五境界,上限可以使出十三剑,第六境界,上限可以用到十五剑……依次论推,只要有足够的内力支撑,理论上,到了最高的第九境界,可以出到第十九剑。
只是,按照内功消耗的数值推算,想要出到那极致的第十九剑,需要整整一千万单位的内力值。
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
一剑挥出,以千万内力作为燃料能量,光想着,就觉得恐怖——这是根本不属于人间江湖的一剑,已经近乎神魔,足以惊天动地。
当然,这一切,目前看来只是理论上的存在。
——武道固然被创造出,并且是完整的,但完整并不等于完美,在提升境界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大量的模拟运行,实战锻炼,一点点地淬炼掉杂质,多余的部分,最后才能达到完美无缺的武境第九境界。
一支剑,一个人,一匹马。
郭暖如入无人之境,杀敌无数,而一旦对方有高手赶至,她便及时地抽身离去,换到另一个对方继续。
在江湖上,这种采取游击战术的顶尖高手最是令人头疼。
无奈之下,左婷决定亲自出马,紧咬郭暖不放,这才大大减轻了郭暖的威胁力。
铿!铿!铿!
剑刃激发的气劲发生碰撞,不断发出激烈的声响。
蓬!
当最为激烈的一次交手结束,郭暖犹如一只降落的飞鸿,飘落在地时不由一个趔趄,差点站不稳。
而左婷那边,相对要好很多,稳稳地站在一棵灌木之上,“呵呵,郭姐姐,你似乎内劲不足了?这不像是你的真实实力。”
郭暖黛眉一扬:“对付你,已经足够了。”
“哦,是吗?那就再来吧。”
左婷眸中掠过寒芒,飞身持剑再度扑下…………光明顶上,光明楼。
两扇古色生香的檀木门一直紧紧关闭着,透不进一点声响进去。
而光明顶山麓之下,上万名的五行教众已经在各旗主的号令下,各自摆开阵势,等到三才盟的大军来临——根据斥候飞报,三才盟的大队伍,起码三千名的高手,已经浩浩荡荡地开拔而来,他们排列成扇形,近乎半圆地快速推进,恐怕到下午,就能来到光明顶下。
兵临城下。
一场血战,已经无可避免。
面对敌人来势汹汹的狂澜攻势,说不紧张,那是自欺欺人。相比之下,己方的百名玩家,千名大内侍卫,上万的五行教众,就显得颇为单薄了。
要知道,对方全部是当前江湖上的高手,每一个,都是挑选出来的精英。
而仅有的能让人安心的,无异是教主陈客的存在,以及可以利用总坛的险峻地形——陈客自从回到教中后,就一头扎进光明楼内,闭关不出,似乎在参详武学意境。他的这种泰然的态度,无疑很能让感到镇定。
势力范围内,所有的非战斗力全部都撤回到光明顶上,而主要的战斗力都集中在光明顶山麓下方,要死守住通往山上的石阶路。
到了此时,石养玉忽地有点后悔,当初把这条石阶路修整得太宽太平了,否则,又可以作为一道天堑的存在。
这一场即将打响的大战,明教战前总指挥为“青翼蝠王”石强,号令指挥也是他的强项之一,以前在武当派当十大的时候,没少练过。
在石强的安排之下,五行教众,将是迎敌的前锋,养兵千曰,用兵一时,他们自从被购买的那一刻开始,便已注定是炮灰——然而炮灰,本身同样具备价值,可给予对方迎头痛击,有效地消磨掉敌人的锐气,甚至造成有效的杀伤。
又是一天曰落,黄昏肃穆。
数十名明教成员目送着夕阳一点点坠落,内心不禁涌起一股悲壮之情——狂澜将至,明教安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