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以为自己会被击飞的时候,闫从武的“纸上谈兵”终于完成,是一举人柔诗《青山不老》。中文 w≠w≈w≥.≠8=1≤z≥w≥.=c≤o≥m
柔气婉转内敛,因此能激强大的柔气的诗词又称为“防护诗”,单就防御一向来说,最是有利。
这《青山不老》乃是赵国以为大学士老年寿元将近是所做,极尽婉转之能事,赞咏青山不老,同时惋惜自己韶华不在,那种希望自己能够依旧年轻的心十分沉重。
随着闫从武写完这诗,光板上的纸张在白色的才气火焰中燃烧,一座明媚的青山横亘在人族与妖族之间,青山不老,非人力能顾撼动,唯有悠久的时光能够撼动。
“加从过去《青山不老》的力量只能挡住犬妖将十息时间。”这诗乃是大学士所做,闫从武虽然是举人,但是消耗自身半数才气写就的一诗,也能挡下一头妖将十息,可见其不凡。
“轰——”
一声震响,横亘在人族与妖族之间的那座青山幻影一阵摇晃,所有人面色一变,犬妖将实在是太凶猛,同时两头妖司也动了,和身撞在青山之上。
“不好,青山只能在支撑三息,大家快走。”闫从武额头冷汗直冒,他忽略了这战场上可不止一头妖将。
众人脚步加快,妖族疯狂冲击青山,三息过后,人族不过奔出去百米不到,青山就已经崩溃。
但是有之前的时间的缓冲,闫从武在季子文等三位秀才的帮助下,在写成一篇《青山不老》。
犬妖将再次背拦阻,气氛的扬天长吼,用晦涩的人族语言吼道:“可恨的人族,可恶的诗词,等本将抓住你们,要将你们生吞活剥。”
之前犬妖将和另外两头妖司冲击《青山不老》也是有消耗的,所以这第二篇青山不老支撑了八息时间,死亡谷的寨门已经不远,同时付鳌带着的百余悍卒也从了出来。
这些人虽然没有文位,和妖族妖民妖兵单打独斗,绝对没有胜算,但是他们此刻全甲在身,靠着****演练的战阵,精妙的配合,足以和数量相当的妖民妖兵大成平手,如果时间充足,没有意外,那么最后获胜的只可能是人族。
这就是人族团结一致的力量!
季子文在付鳌身边看见辉伯,这位老人在没有之前的随意,脊背挺的笔直,虽然依旧是一身粗布灰衣,但是上有股威严的味道。
面容沉凝如水,不怒而威,口舌间似乎有一道道炽亮的白雷翻动,让人不敢多看,若是盯得久了,眼睛必然受损。
舌雷如此耀目,辉伯至少都是都是三品进士,真是没看出来,深藏不露啊。
第二道青山崩溃,妖族狂吼着向季子文这队人冲来,一头妖将,两头妖司,妖民妖兵近两倍,不论是数量还是实力,都稳压季子文他们,就算加上辉伯等人,实力也不过在伯仲之间。
“嗷——”
犬妖将全扑来,脖子上被季子文斩开的伤口在刚才冲击青山的时候裂开了,受得伤甚至比季子文那一剑更重,可见妖族之疯狂,这点伤势不仅不会影响到它,反而会让它更加疯狂。
就在这时候辉伯口中喊着的舌雷终于吐出:“放肆。”
进士一言,舌绽春雷,到了三品进士以上,舌战春雷中已经隐含天地正气,这是成就翰林,蕴生水威与唇枪舌剑的根本,翰林之后,就有天地正气随身。
一道水桶粗细的大雷凭空而生,包括犬妖将在内,所有人的动作都凝固了一瞬,下一刻,大雷在犬妖将颈间那道伤口上炸开,妖血横飞,犬妖将呜咽一声倒了下去。
季子文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心中有了想法,但是耳边却同时传来两道舌绽春雷的声音,是韩峰和辉伯。
韩峰高呼:“趁此机会,大家退走。”
“我等掩护。”辉伯如此回应,护着付鳌等一百悍卒冲击妖族队伍。
人族进士能力有限,无法影响到大局,但是他们确实整个人族的中坚力量,在这种战争双方人数之和不足一千,又没有太强力量存在的战场上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但是季子文和两人的想法却不一样,这里只有一头犬妖将,而人族有两位进士,辉伯实力未损,韩峰虽然因为写了壮行诗导致才气消耗过巨,但是还有一道舌绽春雷之力,两人联手,想要击杀此刻已经受伤的犬妖将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只要杀了这头犬妖将,身下的两头妖司和近两百妖民妖兵不过是散兵游勇,没有丝毫章法,在无妨统一的情况下,人族能够很轻易的战胜他们。
季子文心中掠过很多想法,这时候能看到这一点还是多亏方才诵读的那篇《孙子·军争》,其中“以患为利,以迂为直。”就是在教人明白什么时候对自己有利,什么时候对自己有害。
很多时候表面看起来是好事的事情,可能是坏事,表面看起来的坏事,却有可能变成好事,这就是所谓“以患为利,以迂为直。”
只要能看透生层次的“患利”、“迂直”、“好坏”就能明白什么时候该进攻,什么时候该后退,这就是军争之法,也就是时机的把握,如果能做好这一点,那就是至胜的关键。
季子文以前没有读过兵书,但是刚才诵读的《军争》篇还烙印在心底,正常情况下,这种领悟只是暂时的,只要过两到三天,季子文就会忘掉对《军争》篇的所有领悟,但是此刻看明白了局势之后,他对军争篇的依旧有了属于自己的领悟,在如何也不会忘记了。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果他此时能将自己的领悟付诸实践,两相对比之下,他对《军争》篇的领悟可能会达到“明晰”甚至的程度。
只要他晋升进士文位,建筑稳点,这篇《军争》就会出现在他文殿之中,在圣道大6,阅读众圣经典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明晰”、“入微”、“注解”、“取理”。
“明晰”是第一境,进士之后只要认真研读,透彻经典之理,就能达到,但是将这些道理融入自身日常生活以到“入微”二境就很困难,大学士以下很难做到,而想要“注解”众圣经典,至少要有大学士文位。
从中得到新的道理,那只有众圣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