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小说,有点儿背景需要了解一下,我转载一篇文章:2016-09-03谢新茂教师博览,大家可以看一看。谢谢。
初中毕业上中师: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
大约从1983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一政策执行至1999年。在十六七年的时间内,全国近400万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拥进了中等师范学校并不算高的门槛,然后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被撒在祖国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坚守在偏僻、荒凉的乡村中小学,成了中国当代教育最坚固的基石。而在这近乎固执的坚守中,他们自身的才华,却被他们从事的职业磨砺殆尽,成了中国当代最具悲情色彩的人物。
他们是一群学习成绩优异、充满才华的人,尤其是前几届中师毕业生,全都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最出类拔萃者。1983年,刚实施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师范学生政策时,许多中学都进行了筛选考试,只有进入了全校前二十名的,才有资格报考中师。这批考进中师的学生,如果去上高中考大学,几乎全是重点大学至少是一般本科大学的有力竞争者。此种情形在过去了好几年之后,许多中学终于意识到这一点,为了让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不致造成终生遗憾,才实行保护性政策,规定凡学习成绩位列全乡镇前十名的同学不能报考中专,只能报考高中然后考大学。即使这样,那些进师范读书的学生,依然保持着很高的素质,如果上高中,考个一般本科甚至重点大学,根本没有问题。
他们优秀到什么程度?
笔者从1983年开始,就一直在一所中师学校任教,一直到2002年最后一届中师毕业生离校后,才调到另一所学校。亲身经历了这一政策的实施及废止的全过程。从教学者的感受来说,他们的聪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悟性,与他们交流时的沟通之融洽,与我后来到另一所专科大学给学生上课时的感觉一比较,常常让我觉得,给他们上课,和他们在一起玩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一件事情。他们具体优秀到什么程度,我举两个例子。其一,在这所中师学校1983年录取的新生中,有一个学生最终选择去上高中而没有来中师报到。这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参加了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一等奖;高中毕业时参加全国高考,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现在已是全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另一个学生在入校后,因为查证属于复读生,被退了回去,只好去上高中。后来这个学生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军校,现在已经是中部战区的一名大校。其二,从1984级开始,每届中师学生毕业时,都按1%的比例,保送优秀中师毕业生上师范类大学。我所在的学校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大概推荐了50名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师范大学深造。他们进了大学后,几乎全成了所在院系的优秀学生,无论从事业务工作或从政,都取得了卓越成绩。50来名学生,有20多名在大学任教,10余名在省级以上媒体工作,10余名处级以上官员。几乎全成了精英群体。
他们以出类拔萃的优异素质,却选择上中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一张饭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偏僻的乡村,祖祖辈辈几乎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当时的城乡二元生活环境下,能够丢掉锄头把洗脚上岸,成为一名“吃国家粮”的国家工作人员,每月按时领到一份工资,并有定量的粮食供应,成了广大农民的最高理想。而当年,只要能够考上中师,就能解决城镇户口,毕业时由国家分配工作。这种诱惑对广大农民及农民子弟来说,几乎是不可抵挡的。当然,在当时的形势下,上高中考大学也能够解决城镇户口并由国家安排工作。但是,谁知道政策发发生什么变化呢?而且读师范不仅免费,而且有一定的生活补助,对当时子女众多、不堪重负的农民家庭来说,上师范既有成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荣耀”,也及时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在我的师范学生中,就有好几个,在学校读书时获得的助学金和奖学金,都要小心翼翼地存下来,拿回家里解决燃眉之急。这样的家庭,解决了一个,就几乎解决了全家的生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后的出息有多大,就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解决一个人的工作出路,才是他们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这批优秀的孩子选择读中师,就成了必然。即使有少数来自城镇的孩子,也大多数来自普通工人家庭或者一般干部家庭。解决一个子女的工作,也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我们不能谴责他们这种选择的目光短浅。对当年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来说,解决一个人的工作着落问题,比取得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更重要。而且客观上来说,正是他们的这种选择,才确保了一批高素质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从而促进了我们国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人说,在民国时期,有一批优秀的人员依靠优厚的薪水,进入到教师队伍;而在新中国时期,也有一批素质优异的人员在教师待遇不高的前提下,充实到教师队伍,那就是这批中师生。
首批初中上中师的学生在1986年毕业,自此之后,每一届毕业生中的大多数被分配到了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书,成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在我最初的几届学生中,就有好几个,被分配到了只有三五名教师的偏僻村小。到这些学校任教的中师生,往往只有他一个是正规师范毕业的老师,其他的都是民办教师,教育水平、教学能力有限,这些中师生一进学校,就成了骨干教师,不仅仅要教书育人,而且要给那些民办老师做好示范。他们在责任心的驱使下,以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几乎是白手起家,慢慢地将一所学校办得风生水起,让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不说别的,就说普通话教学,他们在校时,已经接受了较好的普通话训练,他们成了教师后,就有意识地用普通话教学,所以,现在三十五岁以下的人普通话水平之所以都不低,就全在于这些人上学的时候,正好遇到了这批中师毕业走上教学岗位。他们一届一届地毕业,一届一届地充实着小学校的师资,然后快速成长为小学骨干教师,他们中佼佼者,又被选拔进中学教书,成了中学骨干教师,之后又成为中小学的管理者。现在,在我当年供职的那所中师学校的招生领域,许多乡镇的文教主任、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都是从这所师范学校毕业的。在我教的第一届学生中,涌现了好几位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也涌现了好几位特级教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尤其是男生,一辈子扎根乡村。我的开门弟子中,就有一位这样的人。他从毕业分配开始,就在一所偏僻的山区学校任教,直到今天,依然在那所直到前两年才通了乡村公路的学校当着教导主任。而在他教的学生中,现在在重点大学做教授的,就已经有了三个!
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们是最大的功臣。说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对他们自身来说,一辈子从事中小学教育,显然是屈才。他们的素质,以中国当前的标准来衡量,绝不是一个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我不能说,素质高的人不能从事教师岗位,但以目前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之少,以教师岗位收入之低(在湘中地区,一个在县城小学教书的小学高级教师,年收入在四万八千左右),他们所获得的,和他们的能力素质是完全不相称的。他们当年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是因为他们当年所处的较低的位置所迫。而当他们走上乡村小学教师岗位,绝大多数只能选择在这个职业岗位上终老。这里面有政策的因素。当时国家规定,中师学生毕业后,必须在教师岗位上服务五年,才能报考大学。多数学生在当了五年教师后再去考大学,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有些学生在这五年内已经成了家,也失去了再去考大学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安心地当好中小学教师,就了摆在他们面前最现实的一条路。这是一条清贫却责任重大的路。学生考试的各种排名、教师岗位的各种考核、各种水平能力测试,几乎让每一个教师天天都喘不过气来,而所获得的收入,却非常羞涩(关于教师的收入,我以后再具体说)。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谈起往事的时候,常常有失落感,慨叹自己当年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而付出了自己前途的代价。当然,他们之中,也有极少数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成了大学教授,或者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也有极少数人,在文学与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总体来说,国家只给他们提供了当中小学教师的平台,他们自己想要在教师岗位之外,再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好的平台,就非常艰难了,也就只能扎根于教师岗位。一方面,是他们对个人前途的失落感,一方面,他们在经过师范专业的养成教育和多少教师岗位的浸润,一个个在业务能力上出类拔萃。在这样的矛盾和焦虑中,他们艰难前行,为国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把自己变成一支蜡烛,照亮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内心。
这批人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尚不至于坍塌,关键是还有这批人在那里撑着。1999年后,全国陆续取消了中师教育,却让中小学师资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与这批中师生比,又有明显的差距,让教育部门的人头疼。
而对他们个人的前途来说,选择乡村中小学教师这个行业,确实又是大不幸。他们都应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却成了垫在金字塔最底层的铺路石,这让他们的人生之路,充满了悲情的色彩。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向他们之中仍然在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人,致以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