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昼说:“象国泰说的‘万蚕同织一茧’,叫他进上来,他说是传闻;说‘谷穗九茎同枝’,臣弟昔年在府里见过——其实是一个大瘪穗,散分成几小穗而已。臣弟在山东曾亲自到谷地看,多得很,老百姓管它叫‘傻穗’,光长个儿里头没籽儿!这样的“祥瑞”又哪里和如今此般祥瑞相比!”
皇太后似乎被说服了:“来人,叫绵奕进来!”绵奕进来跪在地上,头发还是湿漉漉的,两膝盖也沾满了泥土。
绵奕给皇太后请安,说她还没有来得及回去换上干净的衣服,在太后面前失仪了。
皇太后问:“绵奕,哀家恕你失仪之罪,先告诉哀家这半坛子雪水你是这哪里找到的?”
绵奕摇摇头:“奴婢忘记了,子夜时分,一个须白发白的老道士忽然出现在奴婢的面前,对奴婢说了些话,随后留下了这坛子雪水。”
皇太后身边的齐嬷嬷大怒:“一派胡言!”弘历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皇太后问:“你说的话可有凭证?”
绵奕说:“奴婢说的话无法指出凭证,但是这装雪水的罐子并不是奴婢轻易能取到的,奴婢寸步没有离开池塘边,这里面澄澈的水对奴婢也不易得,还有这灵芝……”
绵奕说的并不是妄言,宫中一切物品的取用,哪怕是马桶也需要经过内务府。这个坛子仿佛有年头了,还是佳品。
御花园每五十步便有一个侍卫把守,侍卫分三班,每班八个时辰,中间只有一刻钟的时间无人把守,一刻钟根本无法从御花园到底绵奕自己的住所。
更何况这十分罕见的灵芝!皇太后心中疑惑,她从来没有在御花园里埋下这个坛子,绵奕是如何得到这个坛子的!
可是皇上和弘昼都在她跟前,她只能说到做到。皇太后说:“好吧,你帮哀家找到了这埋雪水的坛子,将功抵过,哀家就不追究你失仪之过了!”
总算是平安地过了这一关,绵奕深呼一口气。弘历却将全部目光都放到绵奕身上,连弘昼都察觉到了弘历的不对劲。
婧瑶不知什么时候来了,插言道:“万岁这话,实是天下之福。纵观史册,王莽新朝‘祥瑞’最多。其实是‘中有不足而形之于外’。他自己也要用‘祥瑞’哄自己。“祥瑞”多了实在有百害而无一利。”
弘历这才注意婧瑶,婧瑶赶紧行礼:“见过太后,皇上,五阿哥。”乌喇那拉·婧瑶是胤禛皇帝第二任皇后的侄女。
婧瑶因受皇后宠爱,自小养育在皇后的坤宁宫中。皇后薨世之后,之前协理六宫事物的熹贵妃便将她接到自己宫里。
后来熹贵妃成了太后,搬到了永寿宫,婧瑶便跟随太后一起住到了永寿宫。
弘昼在旁却道:“只要是实,该报的还是要报。就如今日,皇兄也没通知母后,突然临幸,偶然索茶,就有紫灵芝现世,不能说冥冥之中没有天意。”
皇太后见弘历、弘昼和婧瑶都说这是祥瑞,心里就越发高兴,得脸上放出光来,笑道:“皇儿来了,就有紫灵芝出,这是国之瑞,也是哀家永寿宫承泽之瑞。不论旁人怎么看,哀家反正心里高兴。”
“这是爱新觉罗的家瑞。”弘历笑道,“不过恰逢朕来它就出现,朕心里也实在欢喜。”弘历说着便索纸笔:“喂,小丫头,你不是很会研墨吗?别跪着了!”
绵奕忙不迭捧砚过来,在一头抚平了纸。弘历饱蘸浓墨凝重落笔,极精神地写了“福寿绵长”四个大字。
弘历的字本来就好,此刻神完气足运笔如风,真个龙蛇飞动堂皇华贵,弘昼先叫一声“好”众人无不由衷喝彩。
弘历自己也觉得意,取出随身小印,说道:“朕的玉玺尚在刻制,这是先帝赐朕的号,倒可用得。”遂钤上了。绵奕在旁边一看时,却是:长春居士
四个篆字,与端庄凝重的正楷相映成趣。钤好,指着纸道:“这个送给额娘。”
在一片啧啧称羡中,皇太后双手捧了纸放在长案上,吩咐宫眷:“谁也不许动,明儿叫内务府来人来人,我看着他们裱。”
正说着,皇后也来了,一进门就说:“这边翰墨飘香,一进来就看到外边廊下有人扇炉煮茶,太后今儿好兴致。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今儿儿媳”颖萱猛然瞧见弘历坐在书案前,猛地顿住了,竟象钉子般定在了原地!
“今儿要享口福,是么?”弘历含笑道;“怎么,见到朕就这么意外,不认识朕?”
颖萱这才醒过神来,忙伏地俯身行礼,道:“臣妾是皇上的妻,怎么会不认得皇上!只是太突然,一时没有回过神来。”
弘历道:“起来吧。朕原说晚上召见你,今儿倒巧——把袍服去了,坐额娘下首去。”
说着便听宫女在外高声禀道:“相爷,水响了!”便见一个宫女用条盘端着几个精巧玲珑的碧玉小盅和茶叶罐进来。弘昼忙亲自接过捧到弘历面前。
众人仔细看弘历怎样行事。只见弘历掀开茶罐,捏一撮茶叶看了看,说道:“这碧螺春,还不算最好的。明儿朕赏你一包女儿碧螺春你吃吃看。”
一手撮茶,向各杯中抓药似地各放少许,一个小奚僮已提着刚煎沸的壶进来。弘历挽起袖口提壶在手,向杯中各倾约半两许沸水,干燥的茶叶立刻传出细碎的咝咝声。
弘历静听着茶叶的舒展声,极认真地观察着每个杯中的水色,一点一点地兑水。坐下笑道:“吃茶以露水为最上,雪水次之,雨水又次之,水愈轻而色味愈佳。你这是隔了年的雪水,不及当年的好。这可不是酒,越陈越好。”
弘昼看那茶水,碧澄澄的色如琥珀,满室里荡漾着茶香,笑道:“臣弟哪里省得这些,只道是吃茶可以提神解渴而已。只一样的水、茶,从没闻过这样香味!”说着便要端。
“等一等,这茶半温才好用。一点一点品尝才上味。至于解渴,白开水也使得的。”弘历摆手止住了,说道:“方才是王者香,现在已是隐者香,你们试闻闻看。”
众人屏息细嗅,果然茶香与方才不同。方才香得又烈又醇,这会儿已是幽香,如空谷之兰清冽沁人。皇太后摇头嗟讶道:“皇儿圣学渊博,真叫哀家瞠目结舌,吃一口茶竟有这么大学问!”
弘历难得被皇太后这么夸奖,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众人一齐哄堂大笑。多少天来居丧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尽。
弘历喝了口茶,仿佛突然想起些什么:“弘昼你是不是仍旧是不读书!”弘历笑得咽着气道,“听说你在下头还是满口柴胡骂人?”
弘昼红着脸忸怩地说道:“书也读点,读得不多;骂人也改了些,没全改好。”弘昼话音才落已是笑倒了众人。
于是大家开始品茶,果觉清香爽口,每次只呷一点点便觉满口留香,与平常冲沏之茶迥然不相同。
绵奕早已经静静地退到了一边,弘历朝她扫视一眼。“茶乃水中之君子,酒为水中小人。”弘历呷着茶扫视众人一眼,大家立刻停止了说笑,听他说道:“朕生性嗜茶不爱酒。也劝在座诸臣留意。”
“但为人君者,只能亲君子远小人,你不能把小人都杀掉,不能把造酒酒坊都砸了。因为‘非小人莫养君子’嘛!李白没酒也就没了诗。”弘历说着。
弘历一手端杯一手执扇,起身踱步,望着窗外灿烂秋色说道,“孔子说中庸之道为至德。这话真是愈嚼愈有意味。治天下也是一理,要努力去作,适得其中。比如圣祖爷在位六十一年,深仁厚泽,休养生息。他老人家晚年时,真到了以仁治化之境,民物恬熙。”
说到这里,弘历意味深长地朝皇太后点点头。这是极重要的话,所有的人都挺直了身子竖起耳朵静听。
弘历一笑,又道:“皇考即位继统,见人心玩忽,诸事废弛,官吏不知奉公办事,小人不畏法度,因而痛加砭斥,整饬纲纪。不料下头蝇营狗偷之辈误以为圣心在于严厉,于是就顺这思路去铺他的宦途,凡事宁严不宽,宁紧不松,搜刮剔厘,谎报政绩邀宠。”
这些话不是信口胡诌来的,河南的田文镜,清理亏空弄得官场鸡飞狗跳。垦出的荒,连种子都收不回,硬打肿脸充胖子。
河南饥民都涌到李卫那里讨饭了,这边还在呈报丰收祥瑞!我不是说田文镜一无是处,这人还算得上是个清官,但他确实是个酷吏,他的苛政,坏透了!
弘历的目光火花似的一闪,转瞬即熄。谁都知道胤禛二年,弘历到河南私访,回来向胤禛回报田文镜苛察媚君遭到胤禛严斥的事。如今事过十一年,要翻案了。
一怔间弘历又道:“因此要取中庸,宽则济之以猛,猛则纠之从宽。如今下头情势,毛病在太猛。”清理亏空,多少官员被逼投河上吊,发配充军,就如江宁织造曹家,跟着祖宗从龙入关,跟着圣祖保驾扈从,那是什么功劳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