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什么?!”众人听到孙翊的话全都惊呆了,大堂里突然静的连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也难怪诸人的反应这么大,四百年大汉在这些人心目中或多或少都有些分量。当年即便董卓那么猖狂,也一直不敢明目张胆提出篡汉的口号。自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孙翊现在居然说袁术要称帝,怎不让众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反应最激烈的莫过于陆康老爷子了,只见老头噌的站了起来,激动的道,“无耻匹夫,阴险小人!他何德何能居然敢代汉自立?亏他袁氏一门号称四世三公,难道就是这样报效朝廷的吗?倘若他真敢如此作为,我陆氏一门必和他不死不休。”陆老头眼看就要背过气去了,旁边的张昭连忙起身拉住陆康往椅子上坐,董昭则轻拍着陆康的背部给他顺气。孙翊则赶紧让陆逊过去陆康身边伺候,并命人请两位神医前来偏殿等候,他可不想议事的时候先气死一位重臣。
好不容易安定下了陆康,鲁肃沉声道,“若袁公路真有此心,那他大哥袁绍难道就不阻止吗?”
孙翊讪讪的道,“恐怕袁绍巴不得袁术这么做呢。那袁本初现在正全力对付公孙瓒,意图总领幽、并、冀三州之地;到时再加上青州田楷,这袁本初便拥有天下十三州中的四州。既有兵马钱粮,又有谋臣猛将,他的心思怎会拘泥于黄河以北呢?况且,现在袁绍就已经让曹操把大将军之职让给他,如此见小利而忘义的人物,诸位说他会去阻止袁术吗?”
说完这些,孙翊看陆康老头又要发作,忙给陆逊使眼色,陆逊赶紧的帮陆康顺着气,小声的嘀咕着什么,这才见陆康稍微缓和了下来。
鲁肃想了一下,又道,“如今袁术令我庐江出兵相助,若去,则必受天下声讨;若不去,恐袁术兴兵来犯。此两难之事也。”
陈武在旁边撇撇嘴闷声道,“怕他作甚。若其敢来,我庐江兵马也不是吃素的。哼!”
孙翊看着陈武,笑了笑道,“子烈勇猛,自是不怕那袁术小儿。可若其举大军来攻,我庐江该如何抵挡呢?”
陈武挠了挠头,道,“某只管冲阵登城,其余的事情还是让别人操心吧。”
“哈哈哈~~”众人听到陈武的话,莫不开怀大笑,刚才的阴霾之气无形中少了很多。
鲁肃无奈的看了看陈武,道,“一直让你多读些兵书,你就是不听,你看人家子明,和你年岁相仿,却用功的多。”
“等等!”孙翊猛的止住了鲁肃的话,激动的道,“子敬说的子明可是吕蒙吕子明?”
鲁肃惊道,“正是,难道三公子知道此人?”
孙翊这个兴奋啊,朗声道,“好啊,好!子明如此好学,后必成大器。子敬可悉心教导,莫失吾望。”
鲁肃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孙翊对吕蒙这么重视,但是看孙翊如此郑重的样子,也就答应了,何况他确实觉得吕蒙是可造之材。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历史上的东吴四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之一,对于吕蒙的生平,笔者不去过分多说,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孙翊可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的足迹。使得吕蒙并未如史上一般过江寻找姐夫邓当,而是来到了庐江,投靠了自己。反正现在的他是高兴地很,东吴四督中的三个,皆在自己手下。还有个周瑜跟着自己大哥孙策,东吴的名将基本都齐了。孙翊本想将吕蒙弄到自己身边,后来想了想没什么可以教他的,还不如放在专业人士鲁肃身边学习的好。
安排好了吕蒙的事情,孙翊接着道,“子敬可说一下庐江现在军力如何?”
鲁肃整了整思路,道,“目前庐江大营有猛虎军一万;苏飞将军统领的水军五千;徐盛屯驻怀宁有精兵三千,丁奉驻守的濡须口有兵三千,孙礼新招丹阳兵刚有两千;总计两万三千人马。但其中徐盛怀宁兵马不能妄动,孙礼新招之兵暂无战力,我军可用之兵只一万八千人。”
孙翊听了点点头,问道,“公仁先生,那袁术实力如何?”
董昭在来到庐江后,被孙翊任命为议曹从事,专管收集各方情报,孙翊又将孙高调给董昭做帮手,另外还从猛虎十三卫里面挑出了孙信、孙忠、孙义三人弄到董昭手下。这三个家伙可是流浪了很久的,对各处的事情都很了解,人情世故各方面也都很有心得,孙翊也不想把他们一直放在身边做侍卫,该给他们一些发挥能力的工作。
董昭想了一下,道,“据查,袁术统寿春一地,有人口近四十万,手下兵马有十万之众,可谓穷兵黩武,民怨甚大。目下又收留与曹操相争失败的杨奉、韩暹等人约五千西凉骑兵,实力多增。袁术手下精锐约三万人皆由大将张勋统领,多为丹阳兵。最强之兵乃纪灵麾下五千士卒,不过已被主公借往江东之地。除此之外,其余皆不足畏也。”
众人听罢都开始考虑起来,不光考虑人员,更要考虑战争的得失,虽然谁都不愿打仗,但是当战争无法避免的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也就是说,我军要用不到两万兵马,去对付袁术至少三万大军。而且,我军的兵马中,还有五千水军,这就意味着实际上能投入战斗的不足一万五千?”孙翊闷声道,“一比二,比对付黄射的时候好多了。”
“恐怕没那么乐观。”鲁肃此时忽然道,“杨奉、韩暹所带五千西凉骑兵,皆为百战之士。今新投袁术,必想先立功勋,以作觐见之礼。加上张勋帐下五千骑兵,敌军只骑兵一项就有万人之多。庐江骑兵目下只千人,即便加上汝南徐晃将军帐下三千骑兵,也才四千之众。况且徐将军的三千骑兵在汝南重地,不得轻动。我军兵力上面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啊。”
孙翊看着堂内众人皆默不作声,心中也是不爽。说白了,现在和袁术撕破脸皮,恐怕不是什么好事,真打起来是赚不到什么便宜的。孙翊苦着脸,小声嘀咕着孙子兵法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说的对!”张昭听完孙翊的话,捋着胡子嘿嘿一笑道,“三郎既然已经说出来了,只管去做就是了。”
孙翊懵了,心说,“老师啊,我背书呢,说什么了啊,怎么去做啊?”面上却是一副恭敬认真的模样,对张昭道,“老师有什么妙计,还请教予弟子。”
张昭笑了笑道,“适才三郎所说《孙子兵法》的《谋共篇》中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既然上兵伐谋,那我们就从这里下手吧。”说完很装x的拿起水杯喝了口茶。
孙翊看着张昭的样子,心里恨不得过去揪下他几根胡子,正在这时候,董昭说话了,“张公莫不是要派人先去徐州,挑唆刘备、吕布先来攻袁术,以便使袁术无暇他顾?”
张昭一听,脸色一变,心里面有些不痛快,因为董昭抢先把他的计划说出来了。
孙翊看到这种光景,心里就有了主意,忙道,“我来猜猜老师的意思吧。莫不是想要用二虎竞食之计?”
这个话从孙翊嘴里说出来,张昭就受用多了。他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对孙翊道,“其实这是计中计。`二虎竞食`之后还有`驱虎吞狼`。”
孙翊一听,心道,“这老头也太黑了~算死人不偿命啊。”面上却笑着道,“愿闻其详。”
张昭看到孙翊一副恭敬聆听的模样,心中舒坦,朗声道,“我们先可派人去知会韩胤,就说庐江兵马少而惰,怕不能帮助袁术攻伐徐州。然后告诉他,应该回去向袁术进言找徐州的吕布帮忙。如果袁术和吕布联合,那么徐州刘备肯定不是对手。这样一来,袁术肯定不会再找我们出兵了,直接就近去找吕布。况且吕布帐下有并州铁骑和陷阵营这等精兵,必然会让袁术心动。若双方共击刘备,则后面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刘备败逃,徐州为袁术和吕布掌握,而后此二人为徐州大打出手;二是刘备坚守住徐州,而袁术和吕布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又或者,直接挑起袁、吕之争,进而把刘备拖下水。这两种情况,不管哪种,对我们来说都是好事情。到时我们只管坐山观虎斗便可。”
孙翊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惊叫道,“老师真大才也,如此阴损的招数~呃,不对,是如此狡诈~,不对,如此高明的计策也能想的出来,学生佩服。”
张昭听着孙翊的话,脸色一会红一会黑,听到最后,脸色都有些发紫了。不过还好,孙翊没有太气着他。
实际上孙翊早在董昭说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之所以让张昭把话说完,就是为了不让董昭尴尬,也不让张昭难堪。
此时孙翊想了想又道,“不如这样,庐江不能出兵,但是给他点别的好处还是可以的。眼看过年了,咱们就送袁术一套豪华的桌椅,外加五万斛粮食如何?”边说边看向陆康。
陆康老爷子听完,脸色耷拉了下来,把头一扭,看都不看孙翊一眼。
孙翊连忙向张昭使眼色。张昭老狐狸呵呵一笑,起身来到陆康身旁,附身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再看陆康的脸色慢慢缓和了一些,但还是闷声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孙翊连忙道,“陆公放心,不出一年,定要让袁术连本带利的给咱们吐出来。”
众人计议已定,孙翊使人请来袁术使者韩胤,把庐江的决定告诉了他。韩胤本来很不高兴,但是听到孙翊说的话还是比较在理的,而且平白得了五万斛粮食,也算不虚此行了。况且,孙翊还亲笔题写了两个字请韩胤带回去送给袁术,说是,“晚辈赠予长辈的过年礼。”
韩胤可是知道孙翊现在的字多值钱,那绝对是既没有价,也没有市。因为孙翊平时从不为他人题字,更不会轻易写诗。韩胤听说曹操为了和长子争一幅孙翊的字,差点让自己的老婆打一顿。后来孙翊为了不让他难堪,更是作出了一首千古绝唱。据说现在曹操随身携带,引为至宝。但是当韩胤看到孙翊写的那两个字时,却愣住了,因为他看不懂什么意思。只见那张大绢帛上只有两个字,“碧煞”!
孙翊幽幽的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望先生勿问。”
但是韩胤思虑了一番却是不住的点头,道,“还是三郎了解后将军本心啊。碧者,青绿之色,干净至纯也;煞者,很、极也。两字相连便是极为干净纯洁之色也。以此说明袁公乃至纯、至诚、至性之人,必可大煞四方。我自当将此番言语带去给袁公,让其高兴便是。”孙翊忙不迭的拱手相谢,低着头使劲憋着笑。
实际上这个词的含义已经很明显了,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读写方式都是从右至左的,要是我们现代人读的话,意思就不会解释的这么麻烦了。这个时代暂时还没有国骂这个词,所以韩胤等人不明白也就很正常了。反正孙翊是骂了袁术的,以后即便是袁术真的称帝,到时候撕破脸皮,孙翊也可以说那是韩胤自己瞎解释的,自己本不是如此意思。
就这样,打发走了韩胤之后,孙翊又赶紧的下令整军备战,因为眼看着建安元年就要到来,那时候可就真的是烽烟四起了。孙翊不得不赶紧的在自己地盘上进行打算,否则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跟不上时代步伐了,特别是在这个混乱的东汉末年。
孙翊还是小看了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有些事情还是在自己并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发生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莫过于曹操提前开始了南下豫州的步伐。
兴平二年十二月中旬,在所有人都在想着如何过年的时候,曹操突然命曹仁率兵袭取了许县,并占领了整个颍川郡。黄巾余孽的何义、何曼、黄邵所部,具被歼灭。刘辟所部本被李通等扫荡进了颍川,如今又慌慌张张退入汝南郡,并要求汝南太守李通收留。李通不敢擅自做主,命快马报于庐江孙翊。
孙翊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陪着孙尚香玩,听到消息后立刻让人请庐江的各位大神即刻来太守府议事。孙尚香则又一次用哀怨的眼神看着自己的三哥,再一次用公事繁忙的借口遁逃了。
待孙翊来到大堂,发现众人基本到齐,孙翊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下,请众人商议。
张昭老头这次没有先说话,倒是这段时间一直对袁术耿耿于怀的陆康老爷子抢着发言了。
陆康道,“三郎,以老夫来看,这是件好事啊。目前庐江正在增兵,据悉刘辟一伙黄巾约有十万之众,正好能给我们带来不少的人口,从中选数千精壮应该不是难事。”
孙翊哪能不知道这些,他担心的事情不在这里,而在于和曹操的关系。前面曹操刚打了黄巾,自己后脚就收留了部分余孽,明摆着和曹操不对付啊。所以,对于陆康的话,孙翊不置可否,只是稍微点了点头。
张昭此时开始分析了起来,“一旦我们收留这十万黄巾,那么和曹操会不会发生分歧。不要忘了,曹操现在还有个豫州牧的头衔。即便他现在继续出兵进入汝南,追击刘辟所部,于情于理都可以说的过去。如果我们让李通收留了刘辟,那么若是曹操下令李通将刘辟所部送回去,到时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若答应则极有可能逼反刘辟,祸乱汝南;若是不答应,在情理上和道义上又都说不过去。此事不太好决断啊。”张昭说罢,摇了摇头。
堂下众人听罢张昭的话,也都开始细细盘算了起来,孙翊更是陷入沉思。
过了一会,董昭斟酌着道,“如果让刘辟所部光明正大的投降李通呢?这样不就能堵住曹操的嘴了吗?”
孙翊苦笑着道,“刘辟等黄巾余孽本不是汝南之人,即便投降,也须被遣返回乡。黄巾多四海之人,要遣返回乡多有不便。曹操只要以朝廷名义将这些人全部安置在自己的兖州附近,同当年他收编青州黄巾一样即可。曹操倒是又多了一笔不小的人口。而我们庐江,则会落下出尔反尔之名,那些黄巾余孽对我们肯定是愤恨不已。今后要是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恐怕我们都得和那些黄巾生死相搏了,唉~~”
董昭听完孙翊的话,也是一阵的无奈。确实,孙翊说的这些都是很明白的事情,他之所以说让黄巾投降,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不得已而出的下策。
“若是刘辟等人消失了呢?”一直没说话的陆逊突然发言道。
“嗯?消失?”孙翊一愣,然后苦着脸道,“伯言,那可是十万多人啊,怎么消失?”
陆逊慢声道,“我们不妨故意让开道路,使刘辟等人一路往庐江而来,咱们则装出兵力不足无法抵挡的样子。这样一来,汝南就不需收留他们。而曹操想必也不会觉得我们是故意为之,毕竟汝南和庐江现在明面上加起来也只有不过两万兵马,又要守卫各处要地,实在抽不出剿匪的兵力也是很正常的。而且,若是先前送礼送粮都不能安抚住袁术,还可以此作为我们不出兵帮助他的一个借口,让袁术也不能说咱们什么不是。另外通知刘辟,在一路上慢慢分散开这些黄巾部众,或一千,或五千,逐渐的进入到我们庐江的势力范围内,由我们派人进行安置。待到了庐江之地,怕也剩不下多少了。到那时,我们再将他们收入麾下,岂不两全其美?”
“哦~~”“妙啊!”众人听完了陆逊的话,莫不赞叹不已。
张昭看着陆逊的眼神都发着光,陆康看自己的侄子更是乐的眉开眼笑,董昭则是望着自己的弟子兴奋的红光满面。
就连孙翊也不得不佩服起自己的这个结拜兄弟,心道,“历史上出将入相的陆逊陆伯言,果然非寻常人可比啊。”
看到大家都在望着自己,陆逊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脸红了。
“哈哈哈~~”孙翊和堂下众人都开怀大笑。
孙翊则笑着道,“伯言兄真大才也。如此难以抉择的事情都让你给轻松化解了。”
陆逊谦虚的道,“都是平常跟着几位前辈学习的缘故,所以对此事稍有些见解,不敢称功。”
孙翊摆了摆手道,“伯言不必过谦。”然后又对着几个老狐狸道,“诸公,这细节之事我可就不管了,全凭你们处置。”
张昭和陆康、董昭相视一眼,呵呵笑了笑道,“三郎且放宽心,有了伯言的妙计在前,其余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孙翊和众人又对细节上的事情谋划了一番,然后写成书信,派人即刻送往汝南李通处,着其依计行事。众皆大欢不提。
而此时身在江东的孙策,正和周瑜一起驻马而立,看着眼前的一座城池。城门上方赫然两个字,“固陵”。
这正是:袁术心思谁人懂,孙翊看破显神通。历史虽变人未换,管叫痴人梦成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