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红巾军起义,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颍州。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1355年-1363年,刘福通在亳州(今安徽亳县)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原属红巾军的朱元璋独树旗帜,1368年正月,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明朝(1368-1644年[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武当山历史地位的变迁:“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武当县。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而应。敕建“五龙祠”。
唐乾宁年间(896~897年),武当山列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师张留孙向世祖忽必烈奏报武当山后,忽必烈大信其道。”
元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当福地”。
明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张信、驸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礼部尚书金纯等率20余万军民,工匠大修武当山。
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历时12年,敕建的大岳太和山大小宫观33处落成。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世宗令工部右侍郎陆杰提督重修武当山宫观。
并传承至今。
武当山后殿中内室弟子屋内,“翠山,翠山”,我缓缓撑开眼帘,刺眼的光线让眼睛略有些刺痛,只见眼前站立一位:身长、魁伟、鹤背、大耳、圆眼、须如戟,外着一件道袍的老者,满面慈祥的看着我。我凝神镇定了下,心思一活,暗自想到:“张翠山,武当七侠(包括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大宗师张三丰的徒弟,幻境怎么把我代入到他身上了”。抬头再看了看张真人,顿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到这里就是为了提升我的体魄,只是怎么给张真人解释啊,要是露陷了,历史不就发生了变化,该怎么办了”。正当我愁眉不展,不知如何应答的时候,张真人略带严肃的坐落我的身旁,伸出左手的食指、拇指、中指,将三指抚于我手腕脉门之上,片刻之后,抚须而道:“脉象平稳,内伤不知踪迹,怪哉、怪哉也!”然后回头朝大徒弟宋远桥询问到:“翠山今日可有服食天才地宝的灵药?”宋远桥,立即回道:“翠山受伤这半年多,都是师兄弟几个亲自照料,用的都是师傅所开之方,没有添加其他的灵药”。说完转头看向其他几个师兄弟,大家都默默的摇了摇头。听闻弟子的回答以后,张真人陷入沉思,只见他脚踩七星,左手起势舞八卦,右手微曲卜凶吉,口中念念有词出。
半柱香过去了,看着这场景,我寻思要不要说出来,毕竟张真人是我比较崇拜的道学大家。下定决定,刚要说话的时候,张真人停了下来,对我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然后微微叹息道:“时也,命也,翠山你先静待一些时日,为师已然知晓事情始末,该走的已经走了,后来的还要继续,既然你我有这一场师徒因缘,便要回归本心,道法自然,天机不可再说,你可明白?”原来,张真人已经知道,此时的张翠山已经不是他曾经的徒弟,只是没有点破这一层关系,想到这里,一股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师恩如海啊!明白了这些,我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端起几案上的一杯子清茶,举过头顶,屈膝跪于张真人跟前,大声道:“弟子,张翠山,感谢师傅教导,在此立誓,终身视师如父,视同门如手足,永不背叛”。张真人,面色红润,开怀大笑道:“百转千回,今日就是张翠山重生之日,往日种种如过眼云烟,不可提,不可忆,汝等可知否?”众人答曰:“弟子明白。”“翠山,三日后到真武大殿找我。”说完便飘然而去了。
一样的身体,不一样的张翠山,从此破而后立,临风于武当山“南岩”之前。我知道,在这个世界,我的身份就是张翠山,必须严格按照套路,体验这次异样的武侠之路。
三日后,真武殿内,张真人对门下弟子讲到,今日我观察后山龟蛇大战,突有所悟,于明日开始闭关,:”远桥啊,翠山经此一劫,功力尽废,从今日起,你代为师进行教导,明白吗?“宋远桥躬身应道:”弟子明白,定当竭尽全力,恢复我武当七侠之威名“。张真人接着说道:”我派武学,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基础功:主要是行气、培元、顺筋、强骨等功法。
必修功:入武当门后,必须具有的特定功能的武当功法。
绝学:倚天屠龙功、神门十三剑、八卦吸魂掌。
内功:九阴真经、九阳真经
轻功:纵云梯。
归一功:系大乘高妙的进一步功法。
阵法:真武七截阵,武当派创始宗师张三丰所创阵法。若七人合力,相当于六十四位当世一流高手同时出手,是武当派最著名的阵法之一。
张真人道:“翠山就从基础功开始重修,此次重塑筋骨,为师期望你的功力更上一层楼”。说完,便转入后堂,开启闭关。一众弟子,稽首侧立,目送真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