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外地的大粮商也到了,运送了十万斤大米前来,说是第二批、第三批大米共三十万斤很快也会到。
辉县的大粮商无不变了脸色。
这时候也顾不得什么了,之前囤在隐秘处地下粮仓的粮食急忙运出来销售,这时候若是再不销售的话,那大批的粮食就要作废了。
至于有人暗中找到他们许给的好处,也不要了。
赵玄懿冷笑,派人上门。根本不需要开口,那些之前装神弄鬼的粮商们一个个十分识趣,乖得跟鹌鹑似的,主动往外掏银子。
这会儿还不主动,还等什么时候?等王爷问罪上门吗?
赵玄懿的人也没这么不明不白的要他们的钱,别说这会儿东宫的人没准还在暗中盯着呢,就算不盯着,这点儿小钱赵玄懿也看不上。
他们倒也识趣,自己就跑到官府去捐款去了。
当然,少不了一番慷慨言辞,顺便给自己拔高拔高形象。
赵玄懿对此并不在乎,他只在乎他们捐上来的银钱满不满意。
结果还是挺满意的,光从这几家大大小小的粮商手里收上来的捐款就有六万多两银子,其他大小商号见状跟风,少不了也有所表示表示,又凑了将近三万两。
这笔款项,加上朝廷的赈灾银子和其他物资,以及辉县的县令贪墨被查抄的充公家底,全都加起来,足够三县每户灾民分上三四两银子,让他们返乡了。
天气渐渐冷起来,再不回家收拾收拾、重建家园,这个冬天都过不下去。
朝廷赈灾,这次算是非常用心了,再等下去,也等不到什么了。
众灾民们千恩万谢,感形如何他不知道,但这一次每个人都累的够呛,并没有半点儿油水可捞。
若是连一顿好的、一场出风头的宴会也不给人,那也太过了。
便随意吩咐了一声一切从简,至于人家从简不从简,怎么安排,他便不管了。
宴会他只去露了个脸,喝了两杯说了几句话,就先行离开了,留下京城一众随行官员和太医们自己乐。
他哪里有功夫应付这些人?还不如回去陪着媳妇儿。
这一阵子一直忙忙碌碌,晚上睡觉做梦都是赈灾的事,都没空好好陪陪媳妇、哄哄媳妇,再不哄一哄陪一陪,媳妇儿怕是要生气了
当然,这是他自己单方面的想法。
他的那种“陪”,再久一点没有他媳妇儿也不会生气的。
众人也没人敢留他,相反觉得这样才正常。
亲王之尊,那是通了天的人物,平日里他们可想都不敢想自己有朝一日还能见着这样的大人物!
今日不但见了,还一起赴宴,还一起喝了酒,还听他说了话,回家之后还能吹嘘吹嘘王爷跟自己说了话,这就足够了。
次日启程,终于离开了辉县。
回程就不必赶路了,往往走个大半天,就停下投宿。
赵玄懿正好带着媳妇往城镇里走走逛逛,尝尝地方美味,看看民俗风情,碰上什么新鲜的玩意儿他媳妇喜欢,少不了再买下来。
如此一路,倒也有几分趣味。
赵玄懿终于觉得,这一趟差事好像没这么亏。
回到京城交差,洪明帝龙颜大悦,十分得意,向着群臣夸赞不已夸着自己的儿子。
从没办过差事的老四,这一趟差事办下来,如此完美,他做父亲的自然骄傲!
虽然这件差事并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了。
加上赵玄懿从来没有办过差就能办的这么好,难道还不值得他当父皇的骄傲?
群臣谁敢扫皇上的兴,况且,就算有的人想扫,也找不到理由啊,于是少不得附和恭维。
洪明帝更悦,恰好有关外某个大部族进贡的不少好东西送到,洪明帝便从中挑了许多赏给赵玄懿,宝石、玉雕、上好的珍贵毛皮、百年老山参等。
太子气得半死。
偏偏心里气得要命,脸上还得摆出一副“长兄也很欣慰”的笑容附和父皇,回到东宫关起门来才一脚踹飞一个花瓶大骂起来。
这该死的老四,没想到还真是个深藏不露的,还真有几分歪才!这事竟这么叫他给办成了,让自己情何以堪?
尤其让心知肚明自己推他出去办这件差事的自己的幕僚们怎么想?他们会怎么看自己?
这该死的,他这是也起了心思了?非要跟自己作对?
区区一件不大不小的差事,他若没起心思他较劲办什么?即便办砸了顶多挨父皇一顿训斥,但他从未办过,也算情有可原,这样不好吗?
他显摆什么?
就这么想要父皇的夸赞?讨父皇的欢心?
他讨要父皇的夸赞和欢心想要干什么!
这事儿别说太子心里憋着一口气不上不下的难受,就是安王和洛皇贵妃也好生无趣。
本还以为可以看一场赵玄懿的笑话,没想到却小瞧了他。
赵玄懿没在京城待几天,就进宫请辞,带着纪青青返回新州去了。
洪明帝有些不快,这眼看就要过年了,还跑来跑去的,不嫌麻烦吗?在京城里就这么待不住?
赵玄懿还真就待不住!
说是封地上年下事情也会多,好些事他不在底下人无法做主,洪明帝叹了口气,也只好放他们回去。
夫妻俩回到新州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底了。
回到韩王府,两人都觉得十分亲切,这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地方。
没两日,赵玄懿中午回来,笑呵呵向纪青青道:“你家四哥说要请几个月假回家,你猜猜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