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知道他们的话三分是真,七分是假。
为了让朋友知道自己在外面混的风生水起,就说了一些比较有面子的话。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诚实的,想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把酒言欢,以此来藉慰心中的哀愁,不过第一个人已经做了领头羊,一石激起千层浪,剩下的人也是纷纷吹嘘起来。
早在《温氏母训》就有提到,贫人勿说大话,妇人勿说汉话,愚人勿说乖话,薄福人勿说满话,职业人勿说闲话。只要破了这个规矩,就会有很多人的对你产生一些不好的看法。
虽然我知道这几年的风风雨雨,有的朋友已经丢失了以前的棱角,甚至比蜗牛的触角还要脆弱,尽管他们在我的面前装模作样,但彼此心里都清楚,谁也不会去主动戳破这借着酒劲吹起来的牛皮。
因此吹牛皮的时候,大家很是尽兴,喝完酒后依旧兴致勃勃,离开餐桌,我被老刘扶着进入了副驾驶座,只知道轰轰隆隆的声音让我渐渐入睡,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起床一看,桌前是一堆早已做好的饭菜,不过已经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了。
看这手艺,起初我还以为是妹子做的,但是一想到她挺个大肚子,就觉得不是她。
当我看到刘桂英刚从厨房里走出来,我才知道是她做的饭。
“哎,醒啦?要不我把饭菜再给你放锅里热热?”说着,刘桂英就要端走饭菜。
我说不用了,凉的吃起来挺爽。
吃完饭后,我就去了店里,今天没有人,正好让我利用时间开始继续练戏。
这嗓子可不能搁置的太久,每天都要拿出来练一下,这样才会让我心中的成就感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卷席筒》让我再次想起了民间的踩高跷,以及小仓娃的扮演者海连池先生,作为曲剧的代表作,我还是日复一日的听着,哪怕是有一天忘了,那么第二天就会听个好几遍。
不是因为这戏有多么的难唱,而是在怀念某个时候的戏曲在我脑海中存在的不同印象。
同时正是这些印象让我更加的知道戏曲繁多,而我学的太少,不精也不博,让我有点惭愧。
其实在很多时候,自己的心情都会随着戏中的节奏而开始影响起来,这个时候自己就会多愁善感,甚至是声泪俱下,不是因为我本身性格的缘故,而是因为戏中的情节以及独特的唱腔,让我有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愫。
听完之后就开始唱,尽量让自己的唱腔水准和以前一样,甚至是比以前还要高,毕竟这个时候的自己就是觉得目前练戏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再加上罗柏林已经提前通知了我,不久就要开始来一次无名的临时发挥,还要有可能去参加年底的梨园春春晚。
所以我就更有好好努力了,面对舞台,我是激动的,只要付出多倍的汗水,才能够获得多大的回报。
想到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微微一笑,继续咬牙练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