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一样个,洪适并不认为鱼寒仅凭三州之地数十万普通百姓就能闹出什么惊天的大动静来,甚至是对宋金两国构成威胁。^^^百度%搜索@巫神纪+@阅读本书#最新%章节^^^所以他在会选择了出手相助,在确定那个小混蛋会继续和金人做对,继续恶心完颜雍的情况下不再宣读大宋朝廷的诏书,以避免双方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更是为了防止因操之过急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不管洪适到底还有没有别的什么考虑,随着他这个决定的做出,鱼寒所需要面对的威胁也算是暂时得到了缓解。或许大宋朝廷将来依旧不肯放弃利用牟平军民牵制金军的想法,依旧还有可能再次派遣特使前来使出别的法子,但那少说也得是在一年加半载之后。而届时会有怎样的变化发生,怕是很难在此时就做出准确的预判。
大宋朝廷得到了想要的炮灰,鱼寒也成功避开了一个巨大的隐患,要说这还真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只是在这其中充当和事佬的洪适似乎并不愿意让某个小混蛋太过清闲,在临走之前又顺便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
被人攻破都城签签署了城下之盟的金人现在因顾忌到太子安危而暂时承认了登莱以及宁海洲为贼寇所割据的事实,鱼寒也在此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军队并通过种种胡闹的手段开始笼络民心,但仅仅是这些就够了么?三州之地,数十万民众,就仅凭他们三人就能治理得好?缺少了地方基层官员的协助,他们又能把现在这种局面维持住多久?而一旦出现了政令难行,民意难舒的情况,他们这块最后的立足之地势必会很快失去。
哪怕只在此地呆一个时辰,也必须立即组建起新的官员队伍,负责安定民心推行政令以及处理各种繁琐的纠纷。这是洪适在离开前给出的建议,而这位有着丰富执政经验的大宋朝观文殿学士还非常地道地看在那个几片龟甲兽骨和西周墙盘仿品的份上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用官唯德,选吏唯才!洪适所留下的这句话让鱼寒感到了困惑,而在朱熹和辛弃疾回来听到并连呼妙哉之后,这小混蛋才意思到这种观点虽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却是最符合这个时代特征的应对之策。因为在大宋朝,官员们官员不仅福利高待遇好可以卖主求荣而不受追究,而且不务正业已经是一种常态。
所以洪适虽然希望鱼寒能利用好现在所掌握的地盘做出一些示范性的改变,却依然不愿意让这小混蛋做出拔苗助长的蠢事。在顾及现有某些观念传统的基础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段改变朝廷业已存在多年的弊政,这才是洪适留下那八个字的真实用意所在。毕竟有很多时候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那啥么!
听起来很简单的八个字,脑子稍微灵光一点的人理解起来也并不难,可真要照着去做也确实有些让人觉得无从着手。有才华的吏员选拔倒是相对简单,虽然如今的牟平城内并没有多少博学鸿儒在,大多数民众都还在鱼寒等人来到之后才开始被朱熹糊弄得在接受那种极其迂腐的愚忠观点时顺便识了些字,但老话不都说了民间自由高手在么?
反正衙门招聘吏员,是请来做事的又不是让他们去做学问。直接借鉴大宋那套非常成熟的科举制度进行考核,在这个过程中针对特殊的需要而对考试科目做出些许修改,也应该可以发下不少在某些方面具备一定特长完全能够满足处理日常事务所需的吏员。
倒是那些具备极高道德水准,既可以根据本身的高标准去严格约束吏员行为,又能够在问题出现之后起到安抚民心作用的官员不太好选。毕竟道德本就看一种主观认识,看不见摸不着还完全没办法进行考核,鱼寒等人甚至都无法保证在牟平城内挑选出合格的人选,更别说在他们还需要在依旧相对陌生的其他辖区之内开展这项工作!
冥思苦想数日,期间更是争吵不断,最终还是博学多才的朱熹给拿出了一个相对稳当的临时应对之策。举孝廉!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汉武帝时期用以广泛搜罗人才的手段,最终因为其中存在的弊端实在太多才被更为公平的科举制度所取代。而这种足以堪称是在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荒唐建议之所以会得到认可,还在于那榆木脑袋充分结合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大宋朝臃肿的官员队伍中不是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已经养成了懒政的习惯,并且为世人所默许接受么?最近做事越来越不地道的朱熹就决定干脆把这种臭毛病给继续发扬光大,让官员们懒个彻底,不再需要他们在鱼寒的辖区内负责处理什么日常事务,转而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两件事情之上。
挨骂,这就是那些即将被挑选出来接受任命的官员们所拥有的第一项职权。反正不管是蹲在牟平城内的鱼寒等人在决策上有所失误,还是其下属的那些负责处理具体事务的吏员倒行逆施干出了什么天怒人怨的破事,第一个要挨骂要倒霉的就是这些成天呆在衙门内无所事事打瞌睡的官员!
而有了这个任务的存在,再考虑到这个世界上怕是没几个人喜欢代为受过的现实,官员们需要负责的第二件事情也就能够显得顺理成章了。接受民众们的投诉,对上司的决定进行斧正,对吏员们的行为展开监督,这既是他们的任务也是避免被别人骂成筛子的唯一保障。
要说朱熹这法子实在是够缺德的,简直就是在把辖区内的官员们当猴耍。而鱼寒那小混蛋显然是不愿意让别人专美于前,又迅速给做出了更为无耻的补充。就因为登莱以及海宁州的官员们不再需要按照传统意义上的政绩进行考核,他们的更替很难对政策的延续性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任期也被定为了两年一届。
严重压缩了官员们作威作福的年限,鱼寒更最缺德的地方就在于他居然要在辖区内推广风闻言事,也就是同意老百姓们可以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就跑去给官员们找茬!而那些有幸身居高位之人若是不想提前被踹回老家,除了认真履职严格监督属下吏员的行为之外,还必须在当地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并获得大部分民众的认可,否则到时候替他们说话的人少了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可怪不着别人!
一个很荒唐很无耻很缺德很……的馊主意,若是放在大宋其他地方势必会在推行的时候遭受重重阻力,但在鱼寒的辖区之内却迅速就得到了民众们的相应。因为这里是山东,是周礼尽在鲁矣的山东,这里不仅人杰地灵养育出了孔子、孟子、墨子……等等名耀千古的圣贤,更是在千百年前的那个辉煌时代涌现出无数的孝廉之才!
这几十年里不是被大宋朝廷所抛弃,就是在忍受金军铁骑的践踏,鱼寒治下民众虽然已经开始渐渐变得有些麻木,却也正因为现实的残酷才会让他们更为向往那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辉煌盛世,自然也就更容易接受那个本就有着悠久传统的荒唐决定。
更重要的是,这年头谁家要是出了个官老爷那可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所以即便无法确定登莱以及宁海洲内此时获得任命的官员会否受到承认,也不知道如今这种割据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依然有不少人在盘算着要赶在金军大举进犯之前就先去混个名头!好享受一下高人一等的感觉,让家人甚至是族人为自己而骄傲。
千百年前出过孝廉如今却早已没落的人家渴望着再现祖先荣耀,他们期待着能够用先辈们同样的方式成为旁人羡慕且敬仰的对象。况且那位不太靠谱的鱼大人也说了,登莱以及宁海三地之民如今是在和金人做对,是在反抗异族的迫害,是在维护华夏的尊严,替那小混蛋做事治理地方顶多是将来被蛮夷指责为虎作伥,怎么都算不上是数典忘宗给自家先辈脸上抹黑。
那些世世代代居住于此,却因种种原因没能培养出个大人物的普通民众也在希望能让族谱因为自己的名字而变得熠熠生辉。反正衙门的告示写得清楚,如今这孝廉既不需要有什么经世之才,也不用头疼那些繁琐的日常事务,只要能识几个字看得懂政令并且在本地具有较高声望能够获得民众们推荐就成。就这档子好事,那可是千百年难遇,现在不去碰碰运气那还等什么时候?
即便是受到了必须先得到当地超过五百人联名推荐在有资格接受筛选的限制,前往牟平家门报名人数依旧多达数百,这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耄耋老者,也不乏众望所归的青年才俊。或许他们的理想不同、观念有异,但这一刻他们都拥有相同的目标,那就是弄个孝廉的名头回家去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