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7年4月,严复在天津改组《清议报》为《国闻报》,并为主编。18第一百八十六章戊戌变法
97年5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在康、梁等改良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全国都在热议改良时,中国最发达的两江却是风轻云淡。刘飞扬辖下的两江,此时正收获着革新的成果。8月份,第一批的陆军军官426百人,从军校中毕业,而台湾军校同时毕业的也有213人。这批人不但接受了全面的军事教育,而且还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他们不但有军事技能、而且有新思想。他们会训练、会打战,也知道为什么而打战。
同时,这些人对刘飞扬更加忠心,刘飞扬是军校的校长,经常去军校讲课、去倾听学员的心声。刘飞扬认真的听、认真的讲,给他们分析问题。
有一次,刘飞扬趁军校的铁血党学员在开会里突然来到他们之中。刘飞扬假装只是路过,停下与他们交谈,一个学员以土耳其之政来隐晦的提出清庭的落后、腐败,指出这样的朝庭是不值得忠心报效的。
刘飞扬则反问:“如果此时土耳其爆发起义,那最高兴的人是谁?”
学员说:“是土耳其的百姓。”
刘飞扬摇摇头说:“最高兴的应该是俄国等列强,土耳其打内战了,那列强必然干涉,这样土耳其国内的百姓不但要遭受战争之苦,而且要面对着列强的蚕食。列强可不希望土耳其建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如果起义队伍强大,他们一定会帮助土耳其苏丹(国王),维护其统治,扼杀起义。所以,土耳其的起义队伍除非能击败列强的干涉,否则只是一场对自己国家的大破坏。”
学员疑惑的问:“那就这样什么事也不做,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强大起来。”
刘飞扬坚定的说:“做,当然做。但是要讲方法不是盲目的,要建一支强大的军队,要使民众站到起义的这一方。最好起义能以最快的速度击败土耳其苏丹,使外国也来不及干涉。”
虽然,刘飞扬也以土耳其为喻,但是学员们也听得明白。
刘飞扬趁着这些学员的毕业,抽调一些军官,再次扩军。成立两个后备师,驻扎在皖南和赣南,先进行军事训练。
1897年,中国大地热闹异常,只有两江默默无闻。这一年,大变的前一年,各方人事,纷纷浮上水面。
平静的渡过1898年的春节,春节一过,改良开始发力。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接着,康有为、梁启超在京师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改良作直接准备。
1898年春夏之交,全国改良热情日趋高涨,在改良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光绪下定决心,毅然向慈禧“摊牌”。
光绪对主持朝廷日常事务的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联事权,联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
奕劻闻后挥身颤颤,马上向慈禧禀奏。慈禧勃然大怒:“他不愿坐此位,我早已不愿他坐之。”但鉴于废立之事,事关重大,还没有酝酿成熟。所以,慈禧让奕劻去回话:“由他去办,俟办不出模样再说。”
随后,奕劻回禀光绪:“太后不禁皇上办事。”
争取到了事权以后,光绪皇帝马上去颐和园当面向慈禧请示改良事宜,获得慈禧的批准。
1898年6月8日,徐致靖上书《请明定国是疏》(康有为代拟)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
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戊戌变法的开始。之后光绪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章京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改良。
但6月15日,也就是戊戌变法进入到第5天,慈禧迫使光绪连下三道“上谕”:第一道,下令免去有改良思想的帝师翁同龢的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等一切职务,驱逐回原籍。
第二道,凡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大臣,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实质上是向朝野宣布,大权仍在太后手中。
第三道,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兵部尚书。从6月16日到24日,慈禧又迫令光绪任命德兴阿为禁卫军统领、步军统领,怀塔布掌管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及鸟枪营,刚毅掌管健锐营,将军事大权牢牢地握在手心。
由此可知,慈禧“下放”给光绪的事权是十分有限的,国家最高权力中的核心权力兵权、人事权和理政决策权,仍被慈禧掌控。
同时,慈禧要求光绪每隔一日必须到颐和园请安。在交通不畅、轿扛船载的晚清时代,相距15公里的路程,去一趟就得三四个小时,这对身体虚弱、日理万机的光绪皇帝,不光是变相体罚,简直就是一种“刑罚”。
但改良派还是光绪的支持下,大力变法。6月16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具体步骤和措施。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在戊戌变法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
新政内容主要有: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
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
······
变法改良开始之后,刘飞扬让已是上海同知谭延闿即刻去京师,劝告其父礼部尚书的谭钟麟马上已称病至休,辞去尚书之职,不要搅在帝后的争斗中。
谭钟麟还倦恋他的官位不肯辞职,刘飞扬一日三电,要谭钟麟马上辞官。因为礼部掌管的正是变法改良之核心,这是改良派最重视的地方,他们要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西方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设译书局;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这些都是在礼部管辖之下,他是听皇上的还是听太后的?没必要把自己夹在中间。先躲一阵,以后形势明朗了,凭自己刘飞扬军权在握,要给他一个官复原职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当然的刘飞扬是怕以后如果此事,谭钟麟可能成为某些人的人质。
谭钟麟苦恼的想了两天,决定辞官。
光绪巴不得去了守旧的谭钟麟,马上同意谭钟麟的辞呈,并罢免了许应揆等6名礼部堂官,任命了7名新堂官,其中4名是支持改良派的,但这一行为触怒了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