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个月以来第三次到书店。
这也是回到了这个熟悉的地方之后第二次来这地方。
之所以说“这地方”,是因为在这城市里,我唯一可以确保自己出门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之后不会迷路的书店,就在这里。
上一次来时,它已经从原来对面的位置搬离,今次我并不是一个人,用两张电影票诱拐了姨家的弟弟出来,只是不想在外面的时候显得落寞。
来时书店正是人多的时候,出来购物的年轻女孩大抵是要来这里歇脚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书店里的女孩子穿着都是规规矩矩的,她们从你身前走过,你不会闻到那些怪异的混合味道,她们从你身前走过,你即便低着头,视线也不会从书页上移开,去追逐那或停驻或远去的纤纤粉嫩。
所以说,这样的女孩子进了书店,对于自身来说或许是一次精神的充实之旅,对于读客们来说也未尝不是一次自身意志的苦修之旅。
人人都活得虚伪,有的甘受奴役,有的善于隐忍,大多数的人只不过是缺少一个张牙舞爪的机会,将这一方天地恣意羞辱、蹂躏而已。
还有暑期里拿着一张张书单来这里选书的学生,他们之中大多数也是女孩子——这让我想到将来的某一天,或许她们也会循着某张单子购物,掐着时间,点着鼠标,将那些中意之物一一放进购物车中。
有女孩在找曹文轩的《草房子》,循着书架已经反反复复找了两遍,心疼她这般无措,凭着记忆帮她找到之后,她笑言:谢谢叔叔……您有没有看到《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亦是曹文轩的作品,然而关键并不是我有没有见过,关键之处在于,她称呼我为“叔叔”。
于是心生悲怒,冷言回复:没见。
我的弟弟并不爱逛书店,只不过他这“不爱”与我这“爱”的原因却是相同的——一进了书店,总是禁不住要买什么书的。
然而这便是问题所在了,对于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人来说,他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花钱买书。
于是我便在他身旁听到了这样自言自语的话:啊,《哑舍》……唔……《哑舍》我已经看过了……这是《明朝那些事儿》!啊……这个我哥哥是有的……
读高中的时候我养成了一个很怪异的习惯,心情好的时候是要买一些书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是要买一些书。因为这样,我所经常光顾的那家书店与我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每次有新书或者杂志到了,店里的老板总是要远远地吼上一句:嘿!有新书到了!
我想,他心中的欣喜模样,或许是与见了财神爷一般。
在书店里转了一圈,除了对穿着丝袜单脚站立着给小腿挠痒痒的中年女人有些印象外,便是那些印在了脑子里的书名了。
正显得有些乏味,又听旁边一名胖乎乎的、约有十多岁的男生问店内的导购员:阿姨,有没有《阿狸?呓语》?
这本书我是有看到的,然而我不语。
原因无外乎有二:其一,他必然不是买给自己看的,男生买这种书,要么是讨好女孩想学一些温情暖语,要么便是要买来送予女孩,这两者我不喜;其二,若是我告诉了他,他再说一声“谢谢叔叔”,这一天的好兴致怕是要就此断送。
况且我亦不知,他若是买来送予那女孩,对女孩而言是接受了欣喜还是拒绝了烦恼……于己于人,此时不言最是合适。
终究有让人看不下去的事情发生了。
弟弟买了两本书,一本希腊神话,一本古罗马神话。
之所以看不下去,却不仅仅是因为这人偏偏挑选了两本不属于同一套的书,更是因为买了这书全然无用。
若是没有与你一起读书的女朋友,你买它们有什么用呢?
本想点醒他,忽然想起不单是我,家里其他人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女朋友,或许他是有的,或许他现在没有却是要提前准备着的,作为他的哥哥,我此时所做除了泼冷水,难道不应该还有更温情的做法吗?
心中既有所想,理应有所作为。
我祝福着那位看上去年轻、安静并且已经手戴着婚戒、怀孕有了一段时间的年轻导购,一心便想着如何为我的弟弟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书店里想有意义的事情,无外乎是去找一些书。
最终是选了佛教十三经之中的《心经》《金刚经》与《坛经》,买的时候自然是以我要看为名义,为此他还惊呼:哥哥,你莫非是要遁入空门吗?
傻孩子,我不过是看你单纯,防着你有朝一日受了伤,提前为你备好课罢了!
心中冷笑,微笑不语。
返回时微雨,到家后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