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檀道济跟随刘裕南征北战几十年,名声赫赫,不会随便去做三顾草庐的事情。
而陶渊明能得到檀道济的邀请出山,自然说明这些田园诗已经在整个江东流传开来。
所以,流传下来也就是很自然的。
要知道,即使现代的文豪都很少能接到这个级别的邀请。
这么一番交流,吴真实马上对司马老师另眼相看。
毕竟,陶渊明这个时期人们到底是怎样一个情况,确实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但是,司马老师居然能讲这么多。
虽然,一时间无法仔细考证是否正确,不过,吴真实还是选择了先相信。
毕竟,大部分人都几乎无法解答这些。
下午下课后,回到家写完了作业后,继续翻阅着语文书。
将陶渊明的几首已经学过的诗凑到了一起,对照着《桃花源记》反复的体会。
吴真实发现,整个陶渊明身上依然环绕着神秘之色。
于是,走到了老吴房间说:“爸爸,我要用下电脑,查下资料。”
自然,一听到是主动要查资料,老吴马上高兴的将电脑让了下来说:“嗯,好的,好好查。”
很快,就在百度的搜索界面输入了“檀道济”几个字,毕竟这个姓氏还是比较少见的。
原来,这人是刘裕北伐的第一功臣。
正是因为檀道济善于用兵,刘裕才能在短短的时间中收复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
不过,刘裕死后,对于继任者来说,檀道济就显得有些功高震主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地方又非檀道济莫属,于是,檀道济的功劳愈来愈大。
这么一个尾大不掉的局面,最终又免不了刘邦韩信的悲剧重演。
看到这里,吴真实显得情绪不太好,但是,似乎没有办法。
毕竟,狡兔死,走狗蒸。而且檀道济的行事确实不容易让人放心。
老吴走过来,看着吴真实望着电脑发呆的样子笑着说:“怎么回事?不是查资料吗?怎么望着电脑就不动了?”
吴真实笑着说:“哈哈,刚刚有点不太舒服而已。”
接着,吴真实继续回归正题查找陶渊明的资料。
看着吴真实的鼠标又动了起来,老吴笑了笑便走开了。
终于,通过仔细的搜索,最终翻到了一些陶渊明和檀道济相见的内容。
原来,两人相见的时候,陶渊明已经几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由于年老力衰,陶渊明无法进行基本的维护农田的工作,所以这个时候想象中的田园风光并不存在。
风尘仆仆赶来的檀道济眼前的是非常破败的院落,由于很长时间没有基本的维护,院落后面的整个田地已经荒芜,杂草丛生。
打开那虚掩着的柴扉,看到的是一位卧病在床的老人。
接着,檀道济就尝试着邀请陶渊明出山,但是,得到的则是非常坚定的回绝。
虽然陶渊明已然身体羸弱行将就木,但是眼神依然深邃,口吻更是坚决。
于是,带着惋惜之情檀道济只能无奈的离去。
自然,这样的情况是必然的。
虽然,这个时候整个南方确实处于比较和平安定的时期,宋文帝休养生息,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些恢复。
但是,刘裕夺取天下的这个事情陶渊明似乎依然不能接受和释怀。
而且,刘裕的这番操作似乎给后来者树立了“榜样”,南朝的宋齐梁陈就是这么一直过来的。
离开电脑,再次回归书本,吴真实似乎明白了,陶渊明的归隐是归隐,但是并不是那种不与外界交流的。
毕竟,和朋友饮酒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自然,喝酒之后吟诗也就是必修课,于是,各种陶渊明出品的诗歌散文就可以随着这些朋友们走遍江南甚至跨越长江黄河。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陶渊明的生活质量其实是在下降的,田园生活确实是豁达,但是困难也接踵而至。
毕竟,看似简单的种地也是们学问。
看似普通的农民也是年复一年的跟着父母早出晚归,严寒酷暑才慢慢的学会如何种植粮食,如何除草,如何收获的。
而陶渊明走向农田的时代其实没有专门讲如何种地的书,所以对于陶渊明来说,很多时候收成什么的都是看天居多。
所以,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实际的生活其实并不像那些田园诗中那么潇洒。
也许诗人的心境确实很洒脱,但是,现实则必然残酷。
毕竟,没有任何经验,拿着锄头走到田间确实很难搞出什么名堂来。
种地不比养花花草草,没有经验的操作很可能导致颗粒无收。
所以,在种地的道路上,陶渊明必然是碰到了重重困难的,虽然翟氏是个非常贤惠的妻子,但是要理解这样的陶渊明可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慢慢的陶渊明一家算是克服了这些困难。
这么一来,粮食丰收了,整个情况就逐渐好了起来。
而且,翟氏还有一手好手艺可以酿酒得一手美酒。
所以,接下来可能真正的有一段10年左右的时间陶渊明处于一种真正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状态。
而我们意象中的陶渊明几乎就是这一段时期的陶渊明——饮酒作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不过,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场大火之后,一切又要从头再来。
再回首,新的庄园已经欣欣向荣,但是头发和胡子似乎已经塞上了棉花,虽然依然在进行着田园生活,但是情况正在变得艰难起来,接着,常年拉的那琴也断了弦。
再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陶渊明的体能也逐渐下降了,所以到了后面,整个田地的维护本身就非常艰难。
田间的劳作看似快活,陶渊明却已经力不从心。
接着,各种疾病的来袭,口袋也没有资金来应付,陶渊明的老年生活可谓是惨不忍睹。。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依然能坚持理想。依然拒绝檀道济的邀请,甚至檀道济的礼品都全部回绝,这就显得非常难能可贵了。
关上语文书,缩回床上,闭上眼睛,吴真实发现脑海中陶渊明的形象更加具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