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的钢铁产量持续增长,而经济也持续上行。
这一年********的对外出口基本上已经停止了,但是********的经济却依旧无比强劲,靠内部建设和内部市场消费的经济开始强力拉升经济。
********的经济强力上行的背后,是********联合储蓄银行的储蓄放贷,以及********地方政fu持续的举债建设。
地方政fu举债建设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道路建设,财团此时提出了********全面的道路建设政策。
即地方政fu贷款,在********全境建设期完善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
道路就像是血管,可以讲整个养分送到国家各个局部,同样也能调动各个部位的力量,道路体系只要完善了,********基本上就已经踏入超级大国的行列了。
有了道路,发展将变得非常快速。
制造业方面则由财团发展,大量的地方建设,将带动大量的消费,这些消费的钱,则将被财团的市场垄断经营赚回来。
如何收回钞票,是当前财团面临的一大问题。
由于民资发展了近12年,民资在这12年的经济繁荣中已经变得很庞大了,很多行业都已经开始被民资所渗透进去,财团在很多领域的垄断地位已经遭到了强烈的冲击。
快速发展的好处是很多的,但是民资尾大不掉却也成为了一个头疼的问题。大量的民资老板发了财,会导致内部贫富差距的扩大,这些民资老板可不向财团股东那么低调,他们很多极为铺张,而且大量占有紧缺资源。
所以这一年财团也开始发力,开始勒紧民资脖子上的套索。
首先民资贷款不发放了,开始变成向地方政fu贷款,举债的主力变成了地方政fu,不再是民资。另外严打非法集资,非法集资被抓到将判死刑,同时将资金存入什么担保公司的民众,他们的钱可以退回去,但是将被罚没十分之一,而向担保公司借款的公司,则将面临高额罚款,直接罚到破产。
在资金上掐断民资的一部分来源,这个时候的市场依旧繁荣,就算是掐断民资在银行方面的贷款,依旧有大量民资能够在繁荣的市场上赚到钱,从而撑过去。
另一方面,财团向各省派遣大量负责人,省一级的负责人,县市一级的负责人,这些负责人要负责的就是对民资展开全面的围剿。
围剿民资很简单,首先财团宣布提高原材料价格,这些马上拉高了民资企业的生产成本,你说人家也会提价?
可是民资一提价,财团的商品却是不提价的,民资一提价就得被消费者彻底抛弃,从而滚出市场。
此时的********,在矿产开采,以及各种原材料方面,基本上全是由民族财团掌控的。
财团多年以来坚持围剿民资进入矿业,随着阎锡山的倒戈,晋商煤业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开采大型矿产的民资企业基本没有,只剩下一些开采小矿产的民资,无力撼动财团在矿产发面的垄断地位。
而在棉花、大豆等原材料方面,棉花基本上都是被财团所掌控,********两大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地,一个是西北新疆、甘肃,以及新开辟出的西域省,另外一个就是江苏、河南、山东交界处这一块三角地带。
这两个商品棉生产地基本上也都是中国财团所垄断的,西北、西域地区棉花产量占了多数,这里合适棉花生长,而且质量高,土地又多。另外生产技术也先进,用的是良种,采摘棉花用的也是大型摘棉机,生产成本也较低,西北棉农每生产一公斤棉花,都能获得相应补贴,所以西北的棉花产量已经占据********棉花总产量的的70%。占商品棉的80%。
而山东、河南、江苏这个三角地带的棉花生产也逐渐被中国民族财团掌控,同样也是用上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都降低了,********的商品棉基本上都是中国民资财团所掌控。
此时出口方面减少了,不过内需正在扩大,所以棉花生产面积也并未减少,一方面随着新的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各省老百姓富裕后棉产品的消费量将会上涨,另一方面北朝鲜和越南、高棉殖民地的发展,也将带动棉产品的出口。
大豆方面则基本上是中国民族财团所掌控的,黑龙江地区和吉林地区的大豆生产85%被财团的机械化生产大豆所占领,剩下的15%则是普通老百姓和奉系财团所占据。而此时全世界基本上也只有********在生产商品大豆。占据了内部85%份额的中国民族财团则意味着掌控了大豆的定价权。
各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意味着民资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提高,民资的生产成本提高之后,自然利润也就减少了。
同时中国民族财团开始灵活的在地方上调整商品出厂价格。
商品出厂价格是要看政fu税收的,而袁世凯在位时期,西北政fu的官员派遣到了全国各省,在各省的地方政fu上面,中国民族财团是有绝对的话语权的,就算该省份是北洋军事集团所占据的,但是行政方面早就被西北政fu这边掌控了。
中央有中央的税收,地方也有地方的税收,地方的税收也是可以通过地方议会来提高的,而地方上提高多少商品出厂价,则由财团分派到各省的负责人来决定具体压缩多少民资工厂的利润空间。
这个方案实际上就是和后来的中国是差不多的。
后世的中国被外资渗透严重,但又要让经济保持增长,民资又发展得遍地都是,这个时候就让地方政fu继续举债,一方面压缩各工厂的商品出厂价,将那些利润收到国家手上。
此时中国民族财团相比之下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有自己的优势商品,不似后世的中国财团那样没有优势的商品,汽车、电子产品都是外资占据市场,发行出去的人民币没办法通过让老百姓增加消费来收回,只能靠房地产等没有什么技术性的手段把钞票收回来。
中国房地产要跌,要么是刚性需求彻底消失,要么就是把外资扫出去了,国人开始购买国货的时候。
沈凝云此时定下的发展政策,和后世中国的那段时间差不多,一方面继续刺激经济,一方面勒紧民资脖子上的套索。
外资此时在********不成气候,这也让此时的中国民族财团比较从容,不需要靠房地产来收回票子。在不断增发纸币的情况下,这些纸币通过地方政fu的地区建设,将这些钱通过涓滴效应发到每个老百姓手上,老百姓只要劳动,就能够赚到钱,然后财团再向老百姓销售汽车、房地产等商品将钱赚回来。
虽然房地产也是收回钞票的一个环节,不过因为其他的商品基本上财团都可以垄断,所以房地产价格非常合理,甚至是刻意打压房地产价格,免得地方看到房地产赚钱,把精力放在房地产上面,房地产能打仗吗?
显然房子是不能打仗的。
和战争相关的是钢铁等产业,汽车制造等钢铁消耗大户才是拉动战争潜力的主力军,所以汽车消费是最为鼓励的。
至于房子嘛!有了汽车都可以将就着,郊区那么多地皮,随便你盖,随便你住,地方政fu和中央政fu都不在房地产上收取多少税收,尽量降低房地产价格。
在这样的政策下,********的各省民资一时间马上感觉日子不是那么好过了。
财团各个领域都开始发力,加强在各省的垄断经营。
其中重工业方面中国民族财团是毫无悬念的保持着高度的垄断,而北洋财团和奉系财团的重工业也开始发展,但是第一期的建设还未完成,产出不大,对中国民族财团在重工业方面的垄断还无法构成冲击。
民资扎堆的地方主要是轻工业,轻工业方面的垄断此时财团正在不断的加强。
好管理的直接财团经营,不好管的则选几家经营不错的民资企业进行控股,这个方案持续多年了,财团控股的轻工业到处都是,形成了一个很庞大的轻工业垄断体系,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轻工业利润像是坐火箭一样,导致民资开始冲击轻工业商品的垄断地位。
此时中国民族财团提高原材料价格,另一方面提高商品出厂价,同时提高电费、水费、运费,民资在轻工业领域当即溃败。
而财团掌控的轻工业垄断企业,虽然每一种商品都有好几家企业受财团控股,但是这些财团控股的轻工业企业的商品价格确是没有提高多少,因为这些企业暗地里都得到了财团的补贴。
很快市场上就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大量民资企业的商品的价格都开始上涨,但却总是有那么两三家企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幅度却很低,这些商品开始迅速攻占市场,老百姓自然是认准那些价格低的商品。
而且这些价格低的商品还一个个都是名牌,这些不涨多少的商品的广告做得依旧凶残,报纸、街头、广播这些广告平台上经常能够看到和听到这些牌子的广告。
于是乎,这些牌子即成为档次,也代表着实惠。
而那些溃败出市场的民资却也没有亏多少,毕竟这些年经济环境这么好,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们更是大赚一笔,此时就算是溃败了市场,但是他们也完成了资本积累。
死的是那些赚了钱没预料到这个局面,将资本继续投入生产扩大化的那些老板,现在一个个都倒了血霉,钱被套在厂房和机器里抽不出身。
其他的民资老板则完成了较大的资本积累,从轻工业领域退出来,再还掉银行贷款之后,他们手上还有不少钱,正寻找着新的投资项目。
沈凝云倒是没有对这些民资赶尽杀绝,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确实不错,同时懂得更换生产技术的轻工业老板在这次绞杀中也勉强撑了过来。
这些撑过来的民资老板则走运了,很快就被财团进行控股收购,双方进行合资经营。财团为这些合资企业提供优惠的电价、水价、运价,以及优惠的原材料价格,利润马上就上去了,同时他们的商品也可以卖到全国各省去,财团为他们提供经销渠道。
至于那些抽身的民资老板,沈凝云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投资方向,那就是钢铁、汽车制造等重工业投资。
轻工业方面你提升战争潜力方面已经没太大余地可以挖掘了,那些民资老板手上的钱放着又会变成无效资本,这个时候将他们撵出轻工业领域,另一方面则将他们吸引进重工业领域的投资。
融资在股市上展开。
相当于那些民资老板直接投钱进来购买股份就可以了,每年就有分红,赚钱是肯定的,为了将那些民资拉进重工业投资,沈凝云掌控的中国民族资本在这方面给也民资放了一条生路,但是这些重工业上市企业虽然在融资,但依旧是财团控股。
此时的沈凝云依旧愿意拉着民资一起赚钱,但是要看是在哪方面赚钱,轻工业方面那些民资老板自己建工厂,他们在管理和技术更换上都难免跟不上,而且在员工待遇这个财富分配环节上也容易不规范,侵吞工人利益。
这个时候的********要扩大重工业规模,自然是不嫌投资重工业的钱多,只要这些民资愿意将钱投入到重工业当中,基本上是亏不了的。
当然,暴利的时代也已经远去了,投资那些财团控股的上市重工业企业,尽管能够赚到钱,但是每年的分红已经没有之前那些民资老板投资轻工业时的那种暴利的,每年也就是10%~20%之间的资本回报率。
在此时的********,民资要想站稳脚跟很容易,他们也许能在某一个领域站稳脚跟,但是他们如果开始向资本财团的方向发展,则会被中国民族财团设套挖空元气。
尽管中国民族财团不会刻意的对付某一个民资老板,他们要想向更高层次的资本财团发展,那就必然遭到中国民族资本财团的狙击。
而这些民资老板必须守法,该交税就必须交税,如果触犯法律的话,那么也许没那么高级的时候,小心一些也可以躲开监管。但如果一旦发展到了一定层次,被上面给盯上了,那么过去做过的那些行为,就会成为倒台的毒药。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上档次的官员、企业老板都非常谨慎的原因,到了一定层次,他们是时刻被人盯着的,所以这些人口头上都告诫他人要守法。后世而那些不怎么上层次的老板们,暗地里的龌龊事却是没少干,他们则认为要发财就要冒险,这些人只是没有到一定层次,上面的人没有盯上他们而已。
此时********则是不管上面还是下面,都在盯着。
西北政fu构建的行政监察体系非常严格,一旦那些民资老板偷税漏税,发现后直接就是大额罚单,一些人甚至被罚到破产。漏网之鱼虽然有,但是风气却是刹得住。
民资在中国财团的驱赶之下,很快就有大量资本涌入重工业投资领域,这些民资进入重工业领域的渠道只有股市。
而他们想要自己办什么钢铁厂,在这个时候的********是不现实的了,很多资源此时不是你想买就有的,中国民族财团根本就不卖。
老百姓在这场对民资轻工业的绞杀受影响不大,尽管原材料价格上涨,但是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大,另外那些水电价格也只是针对工业方面的,居民用电用水还是维持原价。
中国民族财团这次发力,直接奠定了中国民族财团在轻工业商品方面的垄断地位,而在重工业商品方面此时也是垄断的,不是北洋军阀和奉系军阀的重工业这则在发展,用不了几年就会向中国民族财团在重工业领域发起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