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八百零九章:事关千百年

第八百零九章:事关千百年(1 / 1)

自古便是文武纷争不断,有些确实是因为国体和社会环境所造成,有些则是有某一些人在暗中操纵或是推波助澜。

文武矛盾越是尖锐的国家越是能够发展出畸形的国体出来,如武人的全面骄纵,或是文人不分青红皂白的的压制武人。而往往畸形的文武关系总是能够使得一个国家快速走向衰败,无论是武过盛,或是文太强,但是往往国家都将吃到来自于畸形发展诞生的苦果。

对于吕哲统治疆域下的这个新兴集团来说,目前为止没有太多值得借鉴的例子,但是对于吕哲本人来说却是有许许多多能够借鉴也需要注意到的地方。

隋唐时期的武将集团因为南北朝的特殊环境形成了一些门阀世家,这些门阀从某种根本意义上来讲就是以宗族势力为首的一些军阀,像是建立强大隋国的杨坚就是关陇世家的军阀之一。

杨坚建立隋国是取得了来自关陇七大世家的支持,当时的关陇世家因为南北朝特殊时期的环境,他们与五胡乱华中的鲜卑族、氐族已经进行了长达二三百年的联姻,也就是无论从生活习惯上还是血缘关系上已经混杂,显得更加趋于胡化。

杨坚本人其实一名强烈的汉民族主义者,他的立场就是恢复汉家衣冠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等等方面,一直以来都是以“汉人的解放者”、“汉人的救星”自居,他也确实是在往恢复汉家威望的方向努力。

当时汉风比较浓烈的山东地区也真的将杨坚视为汉家的救星,可以说杨坚虽然是来自于已经被胡化的关陇地区,但是山东地区却是杨坚最为坚定的支持者,一切只因为杨坚致力于恢复汉家风貌。

确实,南北朝时期一直有汉人在努力着恢复汉家儿郎的荣光,杨坚正是其中的一份子,但是他的开国方式注定了无法采用过于激烈的手段,毕竟大隋的建立因为需要来自关陇世家的支持,有些事情也只能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为了保证国家的平稳,也是为了让国家内部平稳才能够与草原上的突厥对抗,杨坚在开国之后只能用百般手段拉拢关陇世家,于这一期间也确确实实是因为得到关陇世家的支持。使得大隋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一直保持强势,不止一次在与突厥的作战中获得辉煌胜利,类似于西汉时期的那种“驱逐胡人千里”的事例多有发生。

草原突厥对大隋的威胁逐渐降低,对突厥作战出了大力的关陇世家们却是变得日益骄纵,杨坚认识到关陇世家已经有一种尾大不掉的危害时。想要进行压制又怕关陇世家像是帮助他推翻北周那样,投鼠忌器之下只能是怀柔的同时加强扶植山东各世家,但是一直在他驾崩之前都没能够让山东世家与关陇世家形成一种平衡。

杨广继承了杨坚的遗志,持续扶植山东世家的同时,他对于关陇世家的做法却是比杨坚激进了无数倍。

因为太过激进,杨广登基不过短短五载就为关陇世家所排斥,若非当时支持杨氏皇族的山东世家已经发展起来,关陇世家又因为历经针对杨勇一系的清洗,也有诸皇族造反又清洗掉了一批,导致关陇世家陷入衰弱期。可能当时就已经陷入内战内乱。

杨广为了压制甚至是削弱关陇世家做了非常多的事情,最为声势浩大的就是屡次的东征高句丽,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就葬送掉了至少六十万军队,在这一次东征失败过程中关陇世家虽不至于劳筋伤骨,可也被削弱了大部分武力。

东征高句丽是杨广削弱关陇世家在军方的嫡系,他也确实做到了“重创”关陇世家的目的,可是他忘记那些军队其实也属于大隋帝国,更加忘记劳师远征对山东诸地的破坏十分严重,结果就是虽然到达了削弱关陇世家的目标,不过却也损害到了支持自己的山东世家的根本利益。

杨广首开科举。又挖掘大运河,凡是与“功在千秋,弊在当代”有关的事情几乎都做了一遍,但是他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注意社会舆论,结果一生独宠萧皇后一人被说成了荒淫无度。

杨氏皇族打压关陇世家的最后结果是被关陇世家掀翻在地,李唐皇朝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无所不用其极的抹黑杨氏皇族,真正是做到了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那一步。

李唐皇族所书写的历史中,杨氏皇族的两代皇帝都是荒淫无度且极其残暴的人,事实却是杨坚一生独宠孤独皇后。杨广一生也是只宠爱萧皇后。

最睁眼说瞎话的是什么?是只为了掩盖李唐皇族是抱着突厥的大腿才得以崛起,抹杀掉大隋对草原胡人的一系列辉煌胜利,只针对杨广那一次被困雁门关的事情大书特写。也为了遮羞于李唐建国之后被突厥逼迫到长安城下,无限地无视和抹黑隋军与突厥的交战。

一直是到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大隋的全国人口依然有四千六百万,倒是李唐皇族所谓的贞观盛世人口也不过是三千二百万。

古时候社会是不是稳定,或者说国家是不是强盛很多时候是用当代的人口来进行衡量,另一方面就是关于粮价也是最好的对比。

一个国家的国力如何,还要看局外人的评价,当时的国际友人、高昌国的国王麴文泰,便一直认为初唐时的国力,根本比不上曾经的大隋,他曾对自己的国民公开说过这样的话:“往吾入朝,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也。”(语见《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五卷。)麴文泰在贞观四年(630年)十二月入朝,这正是史臣最为称赞的一年,麴文泰沿路所见,却是“城邑萧条”,完全不同于《新唐书?食货志》的说法。

其实,终李世民一生,大唐帝国不仅在经济上无法与前朝大隋比匹,在人口上也不及前朝甚远。李世民故去三年之后,有一次,他儿子高宗皇帝李治问户部尚书高履行道:“去年户口增加了多少?”高履行答道:“去年共增加十五万户。”李治顺便又问起隋代及现在的人户情况。高履行答道:“隋代开皇年间全国有八百七十万户,现在全国有三百八十万户。”(事见《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说明经过唐代立国之后近四十年间的休养生息,其人口仍不足隋代全盛时的一半。

从两代经济与人口情况的对比,唐与隋的国力对比可见一斑。

或许是吃到了来自于杨氏皇族打压军方最终被掀翻的教训。李唐皇族立国之后就极少发生打压武将集团的事情,到了后期甚至可以说是无限制地进行放纵,搞出了集军政于一体的节度使出来,更是出于一种令人看不懂的原因无限地增加胡族血统将领的实力,终于是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地狱大门。

李唐的国策让华夏大地再一次陷入遍地哀嚎中去。各节度使叛乱形成了局势无比复杂的藩镇割据,短短五十三年之内华夏大地上不知道有多少王朝出现,只有个月乃至于数年的短命王朝不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来来回回地征战,一直是到赵匡胤立国初期人口从唐末时期的六千余万直接下降到不足一千六百万。

到了两宋时期,借鉴于隋唐时期的的历史,赵氏皇朝执行了全面修文偃武的国策,无限拔高了士大夫的地位,无限降低了武将的地位。

其实修文偃武并不是出自赵氏皇朝完全的自主意愿,而是当时的文武官员从五代十国中吸取到足够的教训。不管是文官昂或是武将,一同认为军方应当受到约束,不能够让隋唐时期的重武轻文再次发生,也不能让武将集团再有为祸国家的机会发生。

赵氏皇族、文官集团、武将集团,来自三方共同的意愿之下,大宋军方在大宋初年的时候也确确实实是做到了自我约束,但是在随后的一些阶段里,士大夫完全忘记了开国之初形成的协议或者说规矩,士大夫的全面抬头并没有在起码的礼仪上尊重军方集团,不但没有尊重军方的自我约束。士大夫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作践军方,大宋的畸形发展也就从士大夫开始不断作践军方开始了。

被不断压制甚至是作践的宋国军方,他们最后用最实际的行动抛弃掉了大宋,有历记载在金国入侵时期。跨过黄河甚至是杀到大宋都城汴京城下,北宋军方并没有做出抵抗,超过四十万北宋军队是抛弃掉了汴京朝廷逃窜南方,十余万北宋军方甚至是干脆归降金国反过来进攻大宋。

到了蒙古南下入侵期间,有记载的是大宋全国拥有超过三百五十万军队,损失于卫国战争的南宋军队是一百六十余万。余下的一百九十万南宋军队归降于蒙古。“兵围崖山”的那些军队中,超过四十万就是曾经的南宋军队,或许在那么一刻,原本南宋的那些军队看着不断不断有读书人跳崖殉国,心中该是觉得解恨多过于恻隐或是忧伤,毕竟士大夫在长达三百一十九年的南北宋时期真的把军方集团彻底的惹毛了。

“所以……文不能过盛,武不能独强。”

吕哲说的口干舌燥,他当然也不是直接将隋和唐这两个国家说出来,是虚构了一个特别的环境,虚构出两个国家来,用推衍的方式将隋和唐立国之后所发生的历史,用一种类似于讲故事的叙述方法阐述出来。

在场听吕哲讲故事的臣工基本上是能算得上位高权重之人,他们也可以说当代的精英,听完故事之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吕哲在讲隋唐时着重讲了关于世家的危害,不得不让他们思考是不是要压制世家的出现。

听到武将集团对国家的伤害,他们也在怀疑是不是如传言中的那样,吕哲要开始约束军方。

但是后面吕哲又讲了文官强势之后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又推翻了吕哲要压制军方的猜测。

历史的发展中无法完全不出现世家的存在,一般国亡国立都会有一帮从龙之臣,这些勋贵其实就是最有可能成为世家的那一批人,他们有那样的影响力也有足够的人脉。

“嗯?”吕哲被问及相关话题的时候哑然失笑了一下,笑够了才答:“家族的强大是每一个人都致力、努力的事情,孤无法阻止人们向着自己认为美好的前景发展和努力。”

猜错了?那一刻很多人都是面面相觑,他们又变得有些不懂了。

“我们是分封,本土进行压制,非本土则是鼓励图强。”张良低声提醒了一句。

吕哲颔首微笑。

可不是嘛,他们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中央集权,吕哲所制定的国策也注定了后世之君不可能存在一言而决的权力,除开吕哲这么一个开国之君,后续的继承者们与执政府、太尉署、将军府、都察府其实是形成一种共治的格局,五个方面形成一种相对平稳的政治现象,君王更像是一个监督者。

分封的体制下,特别是广泛分封的情势下,保证国家的强盛的同时,形成一种对分封之臣的全面优势,国家的统治者需要走的就是将那些有特别野心的家伙丢到本土之外。这些家伙可以去与异族搏杀竞争着建立自己的家业,争取得到来自于本土的支持,只要统治者能够使本土一直强盛,对于那些分封之臣的压制就不会出现改变,到时候再掌握分封的绝对权力,其实能够完全控制住局面。

“我们接下来要商量的就是,”吕哲看了看在场的十来人,一个一个地看过去:“怎么来制定一套合理的,经得起推敲的分封制度。分封制度中又划出两个分支,一为外部分封,一为内部分封。两者之间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基本国策。”

这一刻,能够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打起了十足的精神,他们今天所说的建议或许将决定未来千百年脚下这片大地的命运。(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狼伺 回到三国当皇上 重生红楼,庶子的我逆袭成大佬 阮清颜傅景枭 三国金榜降世,刘备扒我马甲 太平长安 王安穿越成了太子 大唐:开局娶长乐公主 抗战:开局十万克隆兵 我的公公叫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