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中文 > 都市言情 > 项城乡村岁月 > 17.秣陵形制及古槐

17.秣陵形制及古槐(1 / 1)

项城的历史很古老,不但可以称为千年古县,而且可以称为双千年古县!

周武王灭商后,大封诸侯(时间约在前1046年),其中有个项子国,首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异母弟弟姬固,也叫季毂。从季毂向下传到第十代国君,名曲蜗,中国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项子国国微力弱,土地方圆百里,人口数万,兵车百乘。鲁僖公十七年(前643),鲁国会盟诸侯于项子国,抗拒楚国北上,盟会结束鲁国灭掉项子国。项子国存在400年。鲁、项相距千里,中间隔着宋国,鲁国无法顾及,二十年后,项地被楚国据有。楚国没有按照惯例在这里设县,只有项地名而已。这段时间共有近440年的样子。

刘邦经楚汉战争灭掉西楚霸王项羽,做了大汉皇帝,设置了项县(前208)。历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文帝统一中国,于开皇二年(582),始增一“城”字,改项县为项城县,此后名称固定下来,行政区域未改,项县延续约788年。

以后项城县历经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93年,项城撤县改市,项城县共存在1411年。项城县改为项城市,至今已有21年。

这样算来,项县、项城县、项城市存在时间共2220年,这不仅千年古县,而且是双千年古县。如果再加上项子国存在时间,共2620年,还不包括无行政区划的440年。

提起项城旧县治,可能很多人都会说在老城或城关,即今秣陵镇,其实不然。项城旧县治不在今项城境内,而是在今沈丘县境内槐店镇西南西南面一带,这是有史书记载的,现今有石碑为证。人们之所以会认为秣陵镇就是项城旧县治,因为它存在526年,1953年县城又搬迁到水寨去了。不过那已经不叫县治,而叫做县政府了。

项子国始封之初,国都在槐店镇西南颍水之右的谷水之旁侧,即今项城市郑郭镇东北部沙颍河南岸、谷河西岸。项县县治所向东移动一点,地跨谷河。项城县治所又向东移到谷河东岸。虽然有所移动,但大致位置仍在这一带。(具体情况请参看本书《槐坊店》一文)到了明宣德三年(1428)才搬迁于今项城秣陵镇。

据《淮阳大事记》记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河决阳武(秦置阳武县,汉置原武县。明初两县均位于黄河故道。1950年二县合并为原阳县),泛陈州等11州县,由汴至陈,任其泛滥,久不塞治,延续19年。”项城县治深受其害。

到了宣德三年(1428),黄河再次决口,夺淮入海,泛滥于南,与沙河堤平,已受害三十多年的项城县治槐坊店彻底被冲毁,典吏刘镛上奏请求迁徙县治,于是项城县治迁徙到南顿县殄寇镇,南顿县并入项城县。万历二十八年《项城县志》记载:“论曰:项旧治在槐坊店,以河(黄河)溢故改迁今所,项遗民虽仍居之。”说的就是这次受害。

关于殄寇镇,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殄寇镇,宋金时期金国置,隶属南顿县。金国大举侵宋,掳徽钦二帝,北宋亡。尽管宋高宗被迫南迁,但黄淮之间出现很多抗金义兵。金国视这些义兵为寇,多次派兵镇压,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义兵肃清。金国统治者为了彰显武力、震慑百姓,遂在南顿县置殄寇镇。顾名思义,殄者,灭绝也;寇者,盗贼也,殄寇镇就是消灭盗贼的地方,带有极大的侮辱性。地在虹河之阳。

明宣德三年项城县治迁移到殄寇镇,汉族人视金为外族,当然不承认抗金义兵为寇,于是将殄寇镇改为秣陵镇。县治搬迁过来了,名称也搬迁过来了,旧县治仍属项城县。

秣陵,本来是南京古称,而项城也有秣陵,原因是: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战争频繁,百姓互有迁移,为安置侨民,便侨置郡县。侨置的郡县设置官吏,只管辖人口却无土地。因为侯景之乱,大批淮南人逃到项县。为安定民心,东魏在陈郡境内侨置了北扬州、北丹阳郡秣陵县,治所在项县城。因此项县城也叫秣陵镇。(《魏书·卷一百六中·志第六》有记载)于是,项县、项城县境内始有秣陵这一名称。县治搬迁以后,才称槐坊店。

项城县治搬迁至殄寇镇在明宣德三年(1428),但真正开始建设是在正统三年(1438),由知县胡琏主持,历史也有记载。那么这中间十年项城县治在哪里?

在今项城市李寨镇项营村。项营向北五里是泥河,岸边是坡洼地,发洪水时坡洼里可以行船,而项营这个地方地势很高,水最多只到村北一里处,水最大时也只是流进村内沟塘中,平地从没上过水。县治之所以搬迁到这里,因为人们已经谈“水”色变了。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项营村中央有很大一片空地,几十亩大,据说几百年无人敢在那里建造房屋,原因是阴气太重,居之生病。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村部,曾在那里挖掘出县衙、监狱遗址,石鼓、木栅栏,就是证据。项营原名项城营,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却有人说,项城营是因楚霸王项羽的驻地而得名,这是错误的,因为项城是隋开皇二年才有此名,项羽那个年代,别说项城县,项县还没有呢,只有项地,何来项城营?

项城县治之所以又搬迁到殄寇镇,是因为当时项城县域和现在大不相同,包括今项城市东半部和沈丘县西半部,向东可达界首西三里,向西可达今上蔡县杨集镇,北至沙颍河北岸,南达今平舆县和店镇。项营远在项城县西南边陲,历经十年当政者才体会到,县城不受水患威胁了,可百姓完银子、打官司、官员处理政事很不方便,起不到政治、经济中心的作用,只得再次搬迁至殄寇镇,位置相对居中了许多。项城营得名是因为这里曾设过县治。

万历二十八年《项城县志》记载:“今之疆域岂非昔之疆域乎?昔东广而西狭,今东西相方矣,如毛家营、面家集、钱柳店一带,皆远在东北,出今疆域外,而项民居其间者实多。城西不三里,杂以汝阳氓地,而以东、以南、以北未一舍,而为州卫地。”项城营的偏僻,从中可以看出一斑。

秣陵镇,原为土城墙,当时规模很小,人不上千。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知县胡琏开始修建,扩大规模,甃以砖,前后历经年余,新县治街道和城墙才初具规模。聚落呈东西略长南北稍窄,西南缺角的长方形。四周城墙外砖内土,城高二丈五尺,广一丈二尺,城墙上留有雉堞垛口。环城有海河,广一丈三尺,深一丈二尺。城周围七里有奇。建有四门,东曰来和门,南曰至善门,西曰重兴门,北曰忠顺门,各门上均建有城楼。四门外有四关。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知县张谕增筑,继甃以砖。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训导宋世相增建月城(也叫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其他城池也有在城门内侧的)门四座。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知县徐东渐建南北二门外吊桥各一座,三孔;东西二门外砖桥各一座,一孔。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知县张应弘周围修坚,增高旧垛二尺许。

清文宗咸丰十年(1860)三月,捻军骤至城下,大有抢占城池之势。值此困境之际,绅董公议,重修四关,建炮楼十三座,却缺少砖石。经高氏族人同意,用高丘寺旧桥砖石七百余车作炮楼根基。又经张静斋劝捐,集工匠民夫,至四月初建成。城高三丈三,城隍上宽九尺,下宽三丈六;护城海河八丈宽水深丈余;城门全宽三丈六,门洞宽一丈八,门宽一丈二,门洞深两丈余,城楼高四丈五。绕城一周,共建小圃一百零八间,皆砖瓦结构,分布于四周城墙、炮楼与城门、炮楼与炮楼之间,供守城士兵和护城市民守夜住宿之用。一百零八可以分为三十六和七十二,再加上炮楼数,所以传说项城新治是按照四大天门(四门)、十三太保(炮楼)、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建造的。宣统年间有修补。

城内主要街道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主街道四条。东大街上路北有清真街(明清称回回巷,清朝后期改为仁和巷),路南有油坊街。西大街上路北有祖师庙街、石羊口街,路南有南小街。南大街上有黉学街。北大街上有城隍庙街。另有黄胡同(今改名文化路)、朱胡同、乔胡同、姚胡同、王胡同等小巷。这些街道、小巷都形成于明代。南大街上有上虹桥,油坊街上有下虹桥,虹河水从下潺潺流过。

从形制上看东西大街弯曲不直(东大街弯曲度最大),像一条巨龙,故古有“龙镇”之称。东门外设南北相对的外门(月城)两座,门前各有甜水井一眼,中间有龙王庙,向东北、东南延伸有两条小街。人称东关为龙首,龙王庙为龙脑,甜水井为为龙眼(已被保护起来了),两门为龙耳,两小街为龙须。西关外也有左右两条小街,为龙尾街(今剩一条)。清真街、油坊街和石羊口街、南小街四条小街是龙足,四条小街并不两两相对,相比较,油坊街和石羊口街稍偏东,清真街和石羊口街稍偏西,像巨龙迈步疾走的样子。

尤其是龙王庙,供奉龙王,四时有祭祀,天旱水涝更不用说。逢年过节出高跷、肘歌、狮子、旱船、龙灯,都要先到东关朝拜龙王,百姓把东门又叫龙门。城内人家娶媳妇,不管离东门有多远,拐弯抹角也要到龙王庙上香,放鞭炮,然后再回家,意为吉祥辟邪。今西大街路北建有龙潭商贸城,“龙潭”就是源于“龙镇”之名。

秣陵镇作为项城新治,初建为何要建成龙形,这也和县治搬迁有关。旧县治圮于水,搬迁以后虽远离沙颍河,但人们仍谈“水”色变。为了能镇住水灾,人们想到了“龙”这位神仙,“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管水的神,当然也有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意思。当时除了把秣陵镇设计为龙形外,还利用了虹河。

虹河,发源于漯河南,流经上蔡、项城。进入项城后,流经孙店镇何庄、姚庄、袁营,三店镇大丁庄、秣陵镇李阁、刘桥、秣陵、八里庄,新桥镇师大楼、曹楼,向南注入老泥河。河有河龙王,当时虹河流经殄寇镇南海河,为了突出“龙”的作用,在西南城墙缺角的直角顶点处,将虹河分流引入城内,流经莲溪书院后面,向东经南大街上虹桥、油坊街下虹桥,再向东注入海河,与南海河汇合再向东流去。

为了纪念项城县治从槐坊店迁至秣陵镇,知县胡琏在修建县城时,于四关和县衙对面各植一棵槐树。植槐,符合民间风俗习惯。项城人大部分是明初山西洪洞移民的后裔,当初移民从大槐树底下出发来项,故称自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底下的人。几十年过去了,但人们仍不忘故里。人们敬山西洪洞大槐树如神,所以常在院中植槐,民谣“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院中一棵槐,幸福自然来”,既有有祈望生财致富之意,也有不忘祖居山西洪洞县之意。古时达官贵人常在门旁植槐,名为槐门,含有怀柔百姓、奉仕帝王之意。胡知县这样做既顺合民意,也体现了他体恤百姓,让槐树保佑一方百姓平安的美好愿望。

西关古槐不知殁于何时,而衙门口路南那一棵古槐却保留下来了。西距南小街街口100米,东距黄胡同(今文化路)160米,至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

这棵古槐如今高约50米,胸径2米多米,冠盖260多平方米。由于历经风雨侵蚀、雷击电打,古槐树干中空,成为一个大洞。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一马戏团在秣陵演出,一老虎溜出,曾钻进这个树洞。自1953年项城县政府搬至水寨后,这里被称为老城,古槐开始凋萎,显得有气无力,几欲干枯。然而到了1982年,老城改为秣陵镇,古槐竟奇迹般的旺盛起来,每逢夏季,仍枝干虬劲、枝繁叶茂、苍翠葱茏,站在树下,凉风习习,痛身汗水,立马吹干。是古槐喜欢秣陵这个名称吗?古槐中空的大洞中积满了厚厚的尘土,尘土中长出了石榴树、楮树等,形成“树上树”、“树中树”的奇观。这棵古槐被当地人誉为秣陵镇的“迎客松”,如今古槐四周被人用栅栏保护了起来,成了挂牌重点保护文物。

古槐,可以为人们遮风避雨消暑解凉,如今成为秣陵镇人民心目中的守护神。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有不少人来此烧香、还愿,以示对古槐的敬仰和尊重。

八十年代,秣陵镇搞规划,有人提议,古槐长在路上,影响市容,影响交通,影响秣陵的经济发展,要伐掉古槐。这个想法遭到了群众的强烈反对。当时镇上一凡姓居民说,谁敢刨老槐树,我就和谁拼命。这样,这棵古槐才幸免于难。

南关古槐紧邻海河外南北大路路东、海河南岸东西小路路南。这棵古槐没有西关古槐粗大,但胸径也有2米多,与西关古槐遥相呼应。这棵古槐有些向东北斜卧的样子,树干中空,大有随时倒下之势,因此树北侧用钢管支撑。每年夏季,它仍会顽强的地向人们展示它的葱茏翠绿。如今四周也被人用栅栏保护了起来,也成了挂牌重点保护文物。

东关古槐位于东关门口右侧,三人合抱不拢。当年和附近约三里外朱营村的一个土窑好像有某种联系,那边一烧窑,这棵树就耷拉叶,那边烧窑一停止,这棵树就精神许多。据林业专家解释说,这可能是由于古树已到老龄,对有害气体的污染抵抗力弱了,烧窑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使古槐生长受到很大影响。这棵古槐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被伐掉了。

北关古槐位于北关门口一侧,三人合抱不拢。遗憾的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木料紧张,这棵古槐和东关古槐都于1956年被伐,树干大部分被用作建戏院,小部分做井盘了。

在秣陵镇,有不少以古槐命名的企业、商店、市场,如西关古槐下就有一家“古槐商店”。西大街古槐西侧不远处,有一大型商贸城——“古槐商贸城”,该镇一家鞋厂也被命名为“古槐鞋厂”……秣陵人尊敬古槐,喜爱古槐。

古槐现在与旅游开发联系起来了,成了秣陵镇的金字招牌,成了秣陵人的精神标志,每年都有四面八方的客人来此参观古槐,和古槐合影。

最新小说: 神级鉴宝眼 大唐:神级皇太子 诡器秘闻 黄泉守夜人 我当酒吧经理那几年 西游崩坏中 火影之最后的写轮眼 亏成世界首富了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全文 重生狂妃 男朋友出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