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瞎子这一日的经历可以说是离奇得很,先是按着钟点儿去兴盛茶楼说书,说了一小半就被官府的人抓了,谁知听书的人里有个天大的贵人——六阿哥,非要听他说完书不可,不许人带他走,谁知官府的那个人也是极厉害的,竟一定要带他走,他正疑惑之时,九门提督竟也来了,亲自做主把他送到了四阿哥府上,四阿哥府上的人待他倒还算是客气,把他和小徒弟安置在了一间屋子里,又给他吃喝,可是说书的事却是没人提了,听小徒弟说天快黑了,他本以为要在四阿哥府里呆一宿了,谁知竟被宫里的人给带走了,径自进了宫。
小徒弟一边在旁边替他引着路一边小声地说,“师傅啊,这宫里也不是金砖铺地啊,就是人人都穿得好着呢,又带着笑脸,可我瞧着这笑脸假啊。”
还未等单瞎子说话,旁边引路的太监就咳了一咳,小徒弟吓得一缩,再不敢说话了,只是低声提醒他要过门槛了,要转弯了之类的,单瞎子强自镇定地走着,偶尔脚下绊蒜,也只当是被地上的什么给绊住了。
他走了不知有多远,便被引到了一间屋子里,这屋子里点着说不出什么味道的香,只是闻着让人神清气爽得很,屋子里除了几个人极轻的喘气声,再没别的声音,过了一会儿有人打了帘子,进来了几个人,为首的脚步声有些重,却规律得很,似是每走一步都与上一步是一般的远近,靴子底儿不知是什么材料的,只觉得脚步声轻盈不沉重,另有一个穿着花盆底鞋的旗人女子,随着她的走动隐隐有环佩之声,却算不明显,还有一个说话有些女气的小声小声问了句要不要立屏风。男子说了句:“一个是瞎子,又是年老的,另一个是个孩子,不必立了。”
单瞎子琢磨着,这应该是皇上带着哪位宠妃了,这宠妃自打进来就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在皇上后面走着,后来应是坐在了皇上的身侧。
“你就是单瞎子?”
单瞎子这才省过味儿来,自己是要给皇上施礼的,也未曾有人教过他规矩,幸好单瞎子不是生下来就瞎的。小的时候好歹看过两出戏文,当下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道,“草民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这么一跪,自进来便不说话的那位娘娘噗哧一声笑了,“万岁爷,此人未必是真瞎,妾一声未吭,他竟也晓得妾身也在。”这位宠妃想必不是极年轻了,可声音却是婉转中带着几分的甜而不腻的脆,不紧不慢的声声入耳。
康熙也笑了。“单瞎子,你是真瞎还是假瞎?”
“草民……是真瞎。”说罢单瞎子摘了墨镜,只见两只眼睛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白膜。显是什么都看不见的模样。
“那你又是如何知晓这里还有一位娘娘?”
“草民眼睛不成了,耳朵便比旁人灵些,因此能听见有女子的脚步声。”
“嗯。这也是道理。”康熙伸手握住秀儿的手,“我听说你会讲桃花扇?今个儿恰好无事,你便讲来朕听听吧。”
单瞎子抹了抹一头一脸的汗,“草民……草民不敢欺瞒皇上,草民原本不识字,瞎了之后倒有过耳不忘的本事,这书都是旁人教给草民讲的,草民学了再去讲,学一折讲一折,今个儿也只学会了一折罢了,加上一折腾,怕是记不得多少了。”
康熙微微皱了皱眉头,“是何人教你讲的?”
“草民并不认得此人,只知是个书生,每日晨起给草民念书,待草民背熟了,又自己加了些‘扣儿’听着不似是书上写的故事一般,寻常人也能听懂,这才放草民出来讲书。”
竟有此事?这个人怕是从打一开头就让单瞎子讲《桃花扇》的吧,教他讲了一折,再放他出来,若是有事那个人早就溜之大吉……“你可知那人姓氏名谁?”
“草民不知。”
单瞎子不知,秀儿却是知道的,《桃花扇》作者是谁的,她在大学里的室友是昆曲迷,桃花扇她“被迫”听也听了十几遍了,“皇上您何不听听此人说书,若真是颇有些才气的,皇上猜上一猜是哪位如何?”
康熙点了点头,“你记得多少,便讲多少吧。”
单瞎子这才磕了个头,战战兢兢地讲了起来,他讲的这个版本跟秀儿听过的昆曲版其实差距挺大的,故事大体却相差不大,待他讲到候方域时,康熙道,“此人确有其人,李香君朕亦曾听过,是当年所谓秦淮八艳之一……”
说起秦淮八艳,当初最有名的便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了,清兵入关也由此而起,康熙知道秦淮八艳并不奇怪,听见他这么一说,单瞎子不敢说了,康熙又道,“你接着讲。”
单瞎子的故事只讲到了访翠,候方域与李香君刚见面,便结束了,康熙点了点头,“此事虽是南明之事,却是颇有几分真,也难怪胤祚为听完此故事,不肯让人带你走。”
他想了想又道,“能把故事写成这样的,引经据典不说,连日子都这清楚,果非你一个民间的说书人所为,来人,将这单瞎子好好地送回家里,另拿一百两银子给他压惊。”
单瞎子说完书便觉得自己浑身上下似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却不曾想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要被送回家,他又连连磕头,最后都不知自己磕了多少个头了,“草民谢皇上恩典!谢皇上恩典。”
“成了,你走吧……梁九功,你送他一趟。”
“嗻。”
康熙与秀儿对坐喝茶,秀儿替他倒满了一杯茶道,“皇上似是对写那《桃花扇》的人心里有了些计较,可否与妾身说上一说?妾身还想知晓后事如何呢?”
康熙笑道,“朕只是略猜到了几个人,这故事讲得是事是真,此人又能讲成如今这模样,当今世上有此本事的无非是那几个人罢了。”
“妾却是猜不出,此故事乃是江南之事,难道不是江南才子所写?”
康熙摇了摇头,“是亦不是,能写出如此故事的,怕是见朕将单瞎子放了,心里也就有了谱,晓得朕不会因此事怪罪于他,这故事早晚能再见天日,到时你且看便是了。”
秀儿抿嘴笑了笑,“说起来,老六竟不是胡闹的,这故事真不似那些人所说是什么谋反、妖言惑众……”
康熙叹了口气,“所谓防口之口堪于防川,若是真什么都不让老百姓讲了,大清也就亡了,这桃花扇并非是什么造反的故事,说起来倒颇能教化民众,朕亦曾替史可法修过祠,难不成朕也是反贼了?”
秀儿道,“妾不懂这许多的道理,只听说过凡事必有因果,想想前明亡了必有他亡得道理,大清兴旺也有大清兴旺的道理。”
“好个凡事必有因果……”康熙道,“老六这次的事办得不算错,不过也太过张扬了些,大庭广众之下与富昌较得什么劲?朕听说若非凯音布去了,他怕是真要跟富昌打起来。”
“他也是年轻气盛,加上不明就理……”秀儿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也难怪富昌瞧着老六不顺眼,妾听说外面的传言竟越来越离谱了,那些人就跟天生长了千里眼顺风耳一般,能躲到老四的屋檐下把前后左右的事都听清了,再闹下去,不止是老六不好看,老四和老四媳妇也不好看。”
“哦?朕这几日忙着征讨葛尔丹之事,竟不知晓传到如此地步了。”
“唉……妾晓得的也不过是一星半点罢了,那些浑话也无人说给我听,只是听说四福晋背地里哭了好几场了。”
“这也是她治家不严的缘故。”在这件事上康熙对四福晋的印象很不好,他原来以为四福晋很稳当,跟胤禛很相配,现下他便觉得她年轻毛燥,竟连家都管不好,“你把谢嬷嬷派回去,让她帮帮老四媳妇吧,她终究年轻了些,想想不该让他们出去单过那么早,应在乾西五所住一阵子才是。”
胤禛成亲就出去过是秀儿的意思,乾西五所现下成婚的皇子多了,人多嘴杂的,她更搞不清楚大福晋是什么心思,因而这才从数年前便旁敲侧击的让康熙把成婚的皇子打发出去单过,康熙也因为凤锦的事对大福晋有些想法,这才也秀儿“不谋而合”。
“皇上既是把谢嬷嬷派过去了,日后四阿哥府必是无事了。”秀儿与胤祚可以说是母子联心,两人都想到了若真是四阿府走漏的风声,为什么只有胤祚和锦绣的传闻?四阿哥府可不止这一点子事可说,四阿哥现在也是半个实权阿哥,修理他岂非比修理胤祚更来得好?那一日看见胤祚和锦绣相谈甚欢的可不止是四阿哥和四福晋的人,还有胤祚的人!
虽说这些年她把胤祚身边的人选了又选,只留下极可靠的,知人知面却也未必知心,里面有一两个被什么人给收买了,专找老六的麻烦也不是什么奇事。
“朕这次亲征,想把几个儿子都带着,老六、老七、老八都跟着……老六离了京,经过了事,此事也就了了。”
秀儿回过神来,老六?竟要上战场了?
“你不放心?”
“他跟着皇上妾有什么可不放心的,皇上能放他出去见世面,妾谢还来不及呢,总不成真养成个美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