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炮院,行军拉练一直难有确定内容,五公里越野、十公里急行军、五十公里野外拉练、野外生存训练、摩托化行军、抢占阵地、实弹打靶,都被叫成行军拉练。
五公里越野,每周至少一次,有时当作了单纯的体能锻炼,穿着大裤头背心,轻装上阵,有时当作紧急集合,全副武装,着装整齐,打着背包跑完全程。
东门外那条公路,因此为我们熟悉,路线固定,宿舍前集合,出东门上战备路,往机场方向一直跑,前面有叉路口,折转前行,绕一个大圈,重新回到东门,正好五公里。
战备路折转绕行,不久出现一副田园画面,这里才见良田广阔,栽种得也是水稻,或青苗无垠,或稻浪无边,一条乡间公路平整而又宽阔,两侧是高大乔木,迎风摇摆,树叶婆娑成语。
丘陵相隔,地质原因,这些丘陵难见树木生长,多是荒芜杂草,将炮院东门之外,渲染得分外萧条,谁知不是处处如此,一丘之隔,原来另有风景别致,比作江南毫不过份。
人口没有江南密集,村庄零星散落,行人车辆很少,战备路最难见人车,折转之后的田间公路,才时不时有人车经过,多是摩托车,大型车辆偶尔才会碰到。
五公里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自己的耐力还算不错,成绩还算稳定,一般都是十九分多一点,关键是过程单调,而且劳累,参加人员积极性都不太高,如果遇到天气下雨,或者有其它任务取消,谁都会感到高兴。
农村劳作,能扛重物,能挑重担,但是暴发力却要差上一些,军校期间还有百米测试,勉强能跑进十五秒之内,达到及格线,作为短板,经过努力,毕业时跑进了十四秒。
十公里急行军,其实是在五公里越野的基础上,多加了一圈,路线基本相同,没有多少特别之处,距离增加,时间变长,全程跑下来,更觉得单调枯燥乏味,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增加体能消耗,有些学员往往坚持不下来,半途而废或者中间溜号。
批评在所难免,真正受到处理的却很少,体质强弱不同,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年轻要强,不少人在跑十公里时,累得虚脱,半路瘫倒在地,恢复好一段时间才能继续。
五十公里野外拉练,才是真正的考验,不但考验体能,更考验意志力,全副武装,列队行进,两个见习连前后出发,长长的队伍,清一色迷彩。
刚刚出发时,人人劲头十足,意气风发,番号声和歌声响彻山野,两个见习连之间,谁也不会弱了气势,未来的共和国军官,那一刻豪气干云,能将一处天地填满。
这时候大家的情绪都很容易受感染,一首《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总会响起,情景是那么适合,心情也是如此适合,“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此刻我们在炮院集合,他日向奔赴抗日一线的前辈一样,奔赴巩固和建设国防岗位。
作为军队史上第一首军事院校,抗日军政大学培养了太多优秀军事人才,《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一度被称为军校之歌,或许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校歌,但是这最初的军校之歌,却是永恒经典,无法被模仿无法被超越。
或许只要是经历过军校生活的学员,都会唱这首歌,因为它已经不仅是一首歌曲,包含了人民军队军校发展史,代表了正规化现代化军队建设历程,代表了难以磨灭的精神传承,可以说是军校学员精神的创造点凝聚点归宿点,必然为每一所军校传唱,必然为每一名军校学员追捧。
百里路程,急速行军,早晨出发,晚上才能归队。沿途经过丘陵沟壑,田野乡间,也会经过集镇村庄,街道闹市,有士气高昂军歌嘹亮,也有体力不支疲惫不堪。
能够坚持下来,可不那么容易,最初的激情过后,体力优劣就开始区分出来,个别体能差的,可能上午就会掉队,坐上了随行收容车,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跟随队伍行军。
这条路线,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的,也许建校之初就探索发现,从此固定,因为带队的学员队干部走得非常熟悉,没有向导,也很少拿出地图,大多数时候,行进在荒郊野外,依然准确,方向不失,道路不叉。
这里说的地图是军用地图,只要是野外作业,一般都会携带,普通地图或许可以说是平面的,但是军用地图却是立体的,每一处都标注了海拔高度,道路村庄,以及各种固定参照物,绘制得清清楚楚。
午餐在野外进行,课堂有野外生存讲解,自带了炊具和干粮,按照课堂教授,择一处荒芜处,拾柴生火,埋锅造饭。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炊,通常以班为单位进行,分好工定好人,有的选址挖灶,有的取水淘米,有的的洗刷炊具,有的收集干草枯枝当作柴火。
从小河边偷食瓜果,这样的事情没少干,此时轻车熟路,信手拈来,比课堂教员讲解得还要熟练。
选一处合适的坎,就着坎挖灶能省不少时间和力气,而且更容易安置炊具,前端是口以放入柴火燃烧加热,上面放了锅,后面留出缺口,以通风助燃和排烟。
生火的过程,有些细节要特别留意,比如要先找来枯草引燃,架上枯枝使火烧旺,火势稳定之后,再放上锅,此后添加柴火,顺势燃烧,不再容易熄灭。
火生起之后,就是煮熟,有的放入大米,有的放入擀制的饺子,烧熟不是我的强项,反正煮得时间够就行,奔行一上午,体力严重消耗,早已饥肠辘辘,饥不择食,哪管味道,狼吞虎咽吃下,似乎都熟了。
这样的方法,不是人人都会,可能很少有人类似我一样的童年,有些人选择平地挖坑成灶,有些人先架锅再生火,往往就困在了生火这一关,总是熄灭,不时凑近了用嘴吹气助燃,浓烟阵阵,被呛得咳嗽阵阵。
自称老学员的本科生,尽管有过野外拉练经历,也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火烧得不旺,是不是人人都吃到熟食,只有自己清楚了。
野外零星有村落经过,往往间距很远才出现,聚居一处,没有如老家似的独家独户,石板路在这里的村庄中也有出现,不像老家磨石凿开块块铺就,而是碎石拼接而成。
房屋通常都比较低矮,有的红砖为墙,有的黄土夯筑,或许和这里的环境有关,多是乱石,少见肥沃黑土,个别房屋还是以块块乱石堆起。
山野中开辟出来的田地,不如江南连接成片,零星散乱,栽种的也是水稻,似乎这里的土地贫瘠,长势不是很旺盛,低矮而略显稀疏,类似当年广西打工,见到的农村场景。
院校还有野外生存课,课堂的讲解,在野外实践,也在野外实践中考核。这里讲的野外生存,真正意义是军事生存,通过一张军用地图,按照下达的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
军用地图尽管详细,但是更新较慢,比如我们使用的军用地图,似乎还是解放前绘制的,道路河流,以及人为建筑,最容易改变,这时就要按照地形,按照高程判断,判断失误,耽误时间,甚至找不到指定地点。
几辆卡车将我们拉到山里,也不知道历年的野外生存都在此处,还是教员心血来潮随意决定,一片荒山,没有高大树木,但是人高的灌木和杂草却生长茂密。
野外生存一般以班为单位进行,集合之后,教员将军用地图,每班一份,发到我们手中,每当地图都标注了一个小点,简单提些要求,规定了时间,之后就不再管我们了。
山势尽管与老家有所不同,但区别也不是很大,从小混迹山野,地图在手,判断路径,确定位置,自己觉得难度并不是算很大,没有考核的紧张,倒添几分新奇刺激。
不是人人都像我山野长大,天然亲近,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坚持,地图老旧,变化之处还是比较多的,争执也比较多。
最激烈的一次,出现在灌木丛中,遮挡了视线,路径到头,难以判断方位,十个人围着图纸,各抒己见,也各持己见,难定决心,时间消逝,这时山野的天然亲近起了作用,手持红旗一展,带头向一处奔去,如果错误再行纠正,好过徒费口舌,徒耗时间。
地图确实年代久远,地形变化确实太大,也是不得已举动,灌木中穿行,还有几次折转,再遇争执,果断凭自己的山野经验,也不退了,照样前行,结果还真的顺利到达。
红旗插上山头,迎风招展,旁边同学立刻用报话机向教员报告,估计还是最快完成的一支队伍,因为返回之后,等了不少时间,其他队伍才陆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