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生辰(3)(1 / 1)

忙碌着,一眨眼就出了正月。

二月二的时候,天气已经和暖起来。

吴小桐换了一身薄棉衣走出来,迎着出生的太阳舒展着胳膊,一边微微眯了眼睛。

“你这样子,好像……好像是一只刚睡醒的猫”小臭儿笑嘻嘻地从侧门里走过来,看着吴小桐,脸上露出一抹迷失的呆傻。

抬手,敲在小臭儿额头上,吴小桐笑嗔道:“你倒是像只呆头鹅”

不理小臭儿捂着脑袋哀叫,吴小桐自顾自地在院子里活动着手脚,舒展着腰身,然后回身看向小臭儿:“你来不是叫我吃饭的?”

小臭儿苦着脸看过来,却见吴小桐已经自顾自穿过了小侧门,他顾不上诉苦,匆匆忙忙跟了上去。

吴小桐走到菜园子边上,俯身拨开覆盖的稻草,一眼就看见那些低矮的小枝桠上,一个个嫩绿色小苞苞,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呀,太好了”

吴小桐一拳打在自己手心,欢喜的跳了起来

去年秋日扦插下的茶树枝,经过一个冬日漫长的等待护持,终于在春回大地之际,给了她一个结果。也是给了她一个大大的希望。一个对未来生活,乃至生命的目标奔头

“怎么了?什么事这么欢喜?”小臭儿好奇地凑过来。

吴小桐却顾不上理他,只细细地拨着稻草查看着一株一株茶树小苗,辨别着哪怕一个芽孢的生机

“……二十八棵,竟然有二十八棵哈哈……太好了”吴小桐直起身来,欢喜地叫了几声,然后,脸上的欢喜压下去,她又将拨开的稻草拨弄好,转身就往老苍头的屋里走。

“嗳,嗳,你去哪儿?人都去东院吃饭了,你要找你爷爷尽管去东院就好啊……”小臭儿追上几步,提醒着。

吴小桐一巴掌拍在自己脑门儿上,“哎,我真是欢喜糊涂了”

说着,停下脚步,转身招呼小臭儿:“走了”

正好,地里播种还早,肥料却已经撒完了。家里的壮工们只有整理田地的活计,没有急活儿。于是,当天就都拉到镇子西边的缓山坡上,清理那里的一片荒山,不但要将那些灌木丛杂树林砍掉,还要将树根都挖出来,再用石块垒砌起一片片梯田。仅仅这些人手还不够,还雇佣了镇上的七八个壮工。

双溪镇有一大片良田,本镇的人并没有造梯田的经验,吴江等人在家时种的却是山田,对于开荒山建梯田的活计熟悉的很,吴小桐干脆全权交待给吴江铺排,只叮嘱他梯田不用太宽,最多一丈即可。并且,尽量连绵,不要太碎小。

吴江很是自信地保证:“姑娘放心,那山坡小的去看过了,地势平缓,也没有沟壑,姑娘的要求定能做到。只是清理树木麻烦些,其他姑娘不用担心。”

吴小桐点头:“你注意一下沟壑,留下几条,做排水之用。将来若是天旱,也方便浇灌”

吴江拱手应下,带着人上山开工。

吴小桐则开始在院子里转着圈子,很快就叫了吴大壮家的吴江家的几个婆子,拿了铁锹镐头等物,只把院子中央留了一条甬路,其他地方全部挖起来,松土整平。又安排小臭儿拴住小满水生几个小子背了背篓上山,往回运青石,垒砌在刚开垦的菜园周边成矮墙,又将留出来的甬路铺设卵石。

几个小子这一背就是好久好久。

他们背回来的石块卵石,不仅给吴小桐的院子里铺设了甬路,其他几个院子同样铺上了卵石甬路,这甬路一路延绵出去,院子前边,院子后面,向东向西,一头延伸到山坡下刚建好的梯田,一头延伸到镇子东头的稻田,甚至延伸出了山口。

镇子上的两条东西长街都铺完卵石的时候,也到了二月下旬。秧苗已经育好,田里也放好了水,该插秧了。

男女老少齐上阵,能插秧的都下了田,不能插秧的老人照料着孩子,家里只留了霍氏吴小桐和碧桃做饭送饭。将近四百亩田,三十多口人齐上阵,也用了八天才把秧苗全部插完。

插秧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插完了秧,连续劳累了八天的人们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

吴小桐则带着一群孩子们上山,采野菜,也采茶。

清明前,茶树的第一茬嫩芽已经冒了出来,齐刷刷一层,嫩绿嫩绿的,格外清新,透着勃勃生机。

去年采茶,孩子们都见识过,也算有了些经验,就是小满和水生,吴小桐一说也就明白了,几个孩子攀上树,手指飞快,将一簇簇嫩芽掐下来,攒成一捧丢进身后的背篓,又慢慢地积少成多,半篓一篓……

这一茬嫩尖儿,吴小桐特意叮嘱过,不要采的太狠,把树给伤了。毕竟,她还想着夏末时节再截枝扦插的。伤了树木根本,可能好几年都缓不过来,甚至造成这些老茶树死亡,就太可惜了。

即便如此,最后的收获仍旧让吴小桐欣喜不已。这一茬明前茶,炒制之后,竟然得了六斤多,用她最大号的茶叶桶,也装了十七八桶。

沏一杯茶,看茶汤清淡,香气悠远轻浮,吴小桐抿着嘴笑了。

这么好的茶,她在现代也没尝过呢……若是小亓还在,定然会喜欢的吧

一转眼,小亓走了半年了胡大公子走了也有三个月了

小亓还罢了,裴家两次送节礼,他都有书卷文房送过来,当然还少不了亲手所书的字帖。

胡大公子一走就是三个月,至今却杳无音信。不知道他带着大有一路可顺利,算着时间,该早到广陵了……

年前,裴昉来的时候,谈及外边的局势,广陵松江一线还在景王控制之中;既然,胡元辰的父亲以谋逆罪株连,那广陵呢?胡元辰说过,那边虽然没有胡家的直系子弟,却也有庶出旁支,会不会也已经被株连了?

唉,她挺后悔的,当时就躲着裴昉念紧箍咒了,咋就没记得多问一些外头的形势呢?

这会儿,她出去一趟极难不说,就是出去,也最多只能去霍山县城看看,广陵远在千里之外,让她去哪里打听消息去

回头看看镇子上的一起,都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

不管是留守的,还是逃难回来的,经过冬日的严寒,又跟山野草木一般重新生发起来蓬勃起来。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希望

若是,外边的战乱再不会影响到此,最好,有个人跳出来平定乱世,还天下以太平……该多好啊

吴小桐也只是偶尔思虑一回,感叹一番,回头又有各种琐事忙碌起来,就把这些暂时抛到脑后去了。

清明节,又名寒食节。

前一天晚上,吴小桐就让霍氏煮了一锅鸡蛋,第二天每个孩子手里都发了两颗鸡蛋。其他人则是吃备好的糕饼。这一日,是不动烟火的。

吃过早饭,老苍头和吴小桐带了一大家子人,男女老少一起上山,先给去年新添的那一大片坟头祭拜了,烧了许多纸钱,都是用吴小桐练过字的纸剪的。有了裴家送来的笔墨纸张,吴小桐练字的纸张充裕了,每日坚持下来,也积了几尺厚,拿出三分之一不到来剪成纸钱,就够给这些亡魂祭奠了。

公祭完这些无主之坟,各家分散开来。

吴大壮三家去村口给祖先和逝去的亲人遥祭。镇子上其他人家也去各自的亲人坟前祭奠。

吴小桐则跟着老苍头一路到了胡家祖坟前,摆下贡品,点燃了香烛。

看着老苍头整整衣裳在坟前跪下,吴小桐也跟着在他身后跪下。

老苍头在前头默默地烧着纸钱,吴小桐则默默祷告:“我是胡元辰的朋友,替他过来给你们祭奠……若你们在天有灵,保佑你们胡家仅剩的子孙胡元辰吧,保佑他平平安安……”

风刮起纸灰,飘摇而起,旋转着一路升到半空中去……

吴小桐恭恭敬敬叩下头去,心里默念着,都是替胡元辰做的

叩拜完,抬头起身,望着一片寂静的坟包,吴小桐突然有些恍惚,周身寂寂,空谷幽幽,遍地荒草……她似乎看见了一群默默而立的长者,一双双眼睛肃然,却绝无恶意地注视着她……

一阵寒意从脚跟爬上脊背,吴小桐打了个寒战,回过神来。

老苍头已经收拾了贡品香烛,挎着篮子招呼她:“走吧”

吴小桐怔怔地答应一声,跟着老苍头往山下走,走出去几十步,她忍不住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却见一片草木葱茏,鸟语啁啾,根本没什么荒草,更没有什么长者眼睛。

呼……吴小桐吐出一口气来,跟上老苍头的脚步下了山。

清明之后是谷雨。春日渐深。

下了几场春雨,也没有倒春寒捣乱,秧苗生长的极好。山坡上的梯田修好了一片,吴小桐移植过去的茶树苗只占了一块,其他的都种上了绿豆红豆芝麻等杂粮。这几种杂粮不求土地肥沃,还能养地积肥。

镇子东头,在河边修建的一溜儿养鱼池也用上了。

都没用吴小桐操心,一群小子们每日起了鱼篓子,就挑挑拣拣地,把各种鱼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鱼池中养上。有草鱼鲫鱼鲤鱼,也有嘎牙子黄鳝,因为吴小桐喜欢,小臭儿和拴住还做主弄了个螃蟹池子……很可惜,过几天再去看,放进去的螃蟹早爬光了。

本来两个小子想给吴小桐一个惊喜的,谁知道看到的却是个空空如也的池子……哦,也不对,有青蛙在里头产卵,孵出一群一群的蝌蚪来,密密麻麻,黑色的云彩一般,游过来飘过去……

吴小桐没忍住,捂着嘴笑了。

两个小子涨红了脸。小臭儿攥着拳头恼怒起来:“娘的,谁偷了我的螃蟹……要让我知道,非劈了他”

吴小桐很顺手地一巴掌拍过去,登时消了小臭儿的怒火;“你这一年个头倒是长了不少,咋就心眼儿不见长呢?谁偷的?你捉的不过是些小蟹子,你也说过的,那玩意儿又没肉,白给都没有人稀得吃,你说说,有谁特意来偷你的?”

“可是,没人偷咋就没了……”小臭儿没了火气,却仍旧想不通。

他费心费力地捞了好几天,才攒了一篓子蟹苗,昨儿才放进池子里,就想着今天领小桐过来给她个惊喜的,不过一夜,咋就都没了?那么多蟹苗啊,怎么也得几百只呐

“会不会是这些蛤蟆蝌蚪子给吃了……”小臭儿突发奇想,只不过,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没底气。

蝌蚪个头很小不说,软软的毫无攻击力,哪怕蟹苗小,也不是蝌蚪能吃下去的

吴小桐白他一眼,在池子边蹲下,仔细拨弄开杂草看了一回,然后招呼着小臭儿拴住也蹲下,指着池子边缘的泥土给两个小子看:“你们看这些痕迹,都是螃蟹爬过的印子……”

“啊,螃蟹爬上岸了?它们,它们去哪里了?”小臭儿惊讶道。

这一回,不仅是吴小桐给他白眼了,连拴住也看不下去了,拉着他就走,一路走到河边去。到了这里,不用拴住指点,小臭儿也明白了,他看到了河边还有不少小螃蟹没走远,就窝在浅水里活动呢

“行了,别烦了。螃蟹那东西最擅长逃跑的,咱们那么个小池子养不住……反正在河里,长大了也一样捉,不耽误吃。你就别跟它较劲了。”吴小桐宽慰了小臭儿,转身往回走,“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趁着天色早,还是上山再打些菜去吧,今年家里孵了百多只鸡鸭,又添了二十头小猪,不多打些菜可不够吃”

开春时,吴小桐为粪肥的事情发愁,下决心今年大力发展养殖业。

那些鸡鸭不说,有五六只母鸡抱窝,孵出了百多只小鸡,还捎带着孵了十几只小鸭子。

三头母猪也很给力,挤在四月里生产,一共生了二十二头小猪。如今,第一窝小猪仔已经快满月了,仅仅吃奶已经不够了,每日必须添加饲料,用三分之二的野菜拌上稻糠秕谷子做成。

喂猪的活儿交给了吴大壮的老娘,老太太心疼粮食,哪怕是秕谷子也不舍得给猪吃,每每老太太总会念叨糟践粮食,还总是趁着没人就克扣小猪的口粮……吴小桐说了几次,老太太当面答应的很好,转回头就故技重施,把个吴小桐气的脑门儿生疼。后来,吴小桐带着孩子们上山挖了许多野山药木薯根回来,给她喂猪,这才好些了小猪仔们不至于饿的嗷嗷叫。

唉,她从没有这般怀念玉米怀念地瓜土豆那些高产作物啊有了那些东西,她就不愁没东西喂猪了

四月末,春日渐尽,初夏将至。

裴府送节礼的车队再次到了双溪镇。

这一次,没有哪位公子跟着,只有裴府的二管家带队。

见了吴小桐之后禀告,大公子带兵作战,如今大概到了皖东。因为大公子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如今已经从最初的五品武威将军,升至正四品的都尉郎将,统兵也从最初的五百增加为两千。若是再升,到了三品,就能够提为指挥使,独率一路,足足五千兵马了。

“……都说咱们大公子有望凭战功封侯呐”二管家与有荣焉地说着,一脸荣光。

吴小桐笑着点头:“大哥哥功夫好,又有智谋,是将帅之才。只是,也要先顾着自己安危才好”

管家笑着附和,心里却不以为然。姑娘毕竟年岁小,又是个女孩子,哪里懂得马上觅封侯的豪气干云,又哪里知道战功难得,不拼了命,哪里挣得下偌大功劳叛军肆虐,皇上恨极,许下高官厚禄,激励将士奋勇杀敌,凡斩敌首级十个就记一转,三转一级,三级一品……大丈夫好男儿不趁着这个机会多挣军功,封侯加爵,等到天下平定了,还去哪里挣军功去?

哦,对了,景王终于在连续收复失地之后,应百官所请登基称帝,年号靖宇。立志平定天下,重振社稷。

靖宇帝登基之后,江南小股叛乱之匪很快被平定,各地渐渐恢复起来,大军得以集中主要兵力渡江作战,一路高歌向北,逐一收复着失陷匪手的城池乡村。

二管事又将两封信拿出来交给吴小桐:“这是老爷和二公子写给姑娘的信。太太没写信,却也一再嘱咐小的,希望能够劝着姑娘回去。太太还说了,若是姑娘喜欢庄子里的自在,南岸也有咱们府里的庄子,有几个庄子临湖傍山,风景极美,出产也丰厚的多,姑娘去了一定喜欢”

吴小桐只是含笑不语,耐心听完了二管事的话,却不置可否,只让霍氏将二管事带下去好好安置。

二管事看了上手的姑娘一眼,暗暗叹了口气,谢过,辞了出去。

这位姑娘眼看着比去年初见大有不同了。不再是那般落魄清寒的模样,面色白皙的多了,形容也丰满了一些,不再瘦得厉害,个子长高了许多,气色也是极好的……虽然仍旧未施脂粉未着裙装,却比之前清丽秀妍了许多。这等容貌,若是在府里,穿着装扮一番,恐怕比当年的皇后娘娘也不逊色只可惜了,是个命苦福薄的,祖父母去了不说,连父母也都没了,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女。大老爷大太太说是心疼,也算是看顾,每年几趟送吃送用的,但毕竟隔着一层,不说亲生爹娘,就是老太爷老太太若在,也不会让姑娘落在如此境地。

二管家一路暗暗感叹着,也只是在心里感叹一回,顾自去安置随行人员车马,安置歇息去了。

吴小桐拿着两封信看了片刻,却没有拆封,只让人把随礼送来的文房书籍送上来。

这一次送来的不仅有一箱书籍,一箱文房之用,竟然多三个箱子,一箱药材药丸子,一箱成衣,还有一箱首饰玩意儿

愕然间,霍氏转了回来,看着一字排开的五口箱子,眼中闪过一抹了然。

“真是快呢,再过几日就是姑娘生辰了,恍惚一转眼,姑娘就十四岁了……若是往常,十四岁也能行及笄礼了”

------题外话------

小梧桐十四了,按照大明习俗,就算大姑娘了,能谈婚论嫁了……

...

最新小说: 怪谈恋爱流游戏 大唐:开局娶长乐公主 平定天下 贾蓉 怪异复苏:你管这叫正经科普?! 大唐:开局搞科研被弹劾误国! 叶君楚倾城穿越成三皇子笔趣阁 重生红楼,庶子的我逆袭成大佬 太平长安 重生明末皇太子朱慈烺